文档详情

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docx

发布:2025-02-02约1.5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

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总则

一、培养目标

(1)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护理学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学生应系统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护理学科的发展动态,具备独立开展护理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2)培养目标强调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能够适应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毕业生应具备较强的临床护理技能,能够运用护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做出贡献。

(3)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沟通能力和领导力,使其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医疗环境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课程学习、临床实践和科研训练,使学生具备应对各类护理问题的能力,为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培养要求中,护理硕士研究生需完成至少36个学分的学习,其中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和临床实践课程。核心课程如护理学导论、高级护理实践等,旨在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选修课程则涵盖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伦理等多个领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以临床实践为例,学生需在三级甲等医院完成至少800小时的临床实习,实际操作包括病例管理、护理评估、健康教育等,确保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在科研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至少参与一项科研项目,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并在学术期刊发表。例如,近三年内,护理硕士研究生参与的项目中,有超过80%的项目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科研立项,其中60%的论文被SCI、E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此外,学生还需参加定期举办的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以提升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

(3)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方面,通过开设《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课程,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关怀精神。以河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90%以上的毕业生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出高度的职业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

(1)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三个部分,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理论教学部分包括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核心课程如护理学导论、高级护理实践、护理伦理学等,占总学分的50%。选修课程如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心理学等,占总学分的30%。例如,在护理伦理学课程中,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深入理解护理伦理原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高了伦理决策能力。

(2)实践教学部分强调临床技能培养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需要在三级甲等医院完成至少800小时的临床实习,其中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时间不少于400小时。以某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实习期间,学生参与了包括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急诊护理、重症护理等多个科室的实习,有效提升了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此外,学校还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实践平台。

(3)科研训练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包括科研方法学、统计学、论文写作等。学生需参与至少一项科研项目,撰写一篇学术论文并在学术期刊发表。以近三年为例,护理硕士研究生参与的项目中,有超过80%的项目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科研立项,其中60%的论文被SCI、EI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此外,学校定期举办科研讲座和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分享科研经验,为学生提供科研成长平台。例如,某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了一项关于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的研究,其论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获得好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