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docx
?一、引言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制造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重点领域,其绿色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山东省作为制造业大省,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全省制造业的绿色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实施方案旨在明确山东省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推动全省制造业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绿色制造水平为核心,强化创新驱动,突出标准引领,完善政策机制,加强示范推广,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美丽山东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绿色制造的内生动力。强化政府引导,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营造良好的绿色制造发展环境。
2.创新驱动,示范引领
鼓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园区和产品的培育,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省绿色制造水平整体提升。
3.系统推进,重点突破
从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产品回收利用等全生命周期入手,系统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聚焦重点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力量开展绿色化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
4.分类指导,协同推进
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的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制定差异化的政策措施。加强部门协同、区域协同,形成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建设目标
到[具体年份],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色制造水平显著提升。培育一批绿色制造示范企业、园区和产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制造经验和模式。制造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目标如下:
1.绿色工厂:创建[X]家以上省级绿色工厂,培育[X]家以上国家级绿色工厂。
2.绿色园区:打造[X]家以上省级绿色园区,培育[X]家以上国家级绿色园区。
3.绿色供应链:构建[X]条以上省级绿色供应链,培育[X]条以上国家级绿色供应链。
4.绿色产品:认定[X]种以上省级绿色产品,培育[X]种以上国家级绿色产品。
5.能源资源利用效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基期年份]下降[X]%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基期年份]下降[X]%以上。
6.绿色制造产业规模:绿色制造产业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X]%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构建绿色制造标准体系
1.加强绿色制造标准制修订。围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产品等领域,加快制定和完善一批符合我省实际的绿色制造标准。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参与标准制定,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推动标准贯彻实施。加强绿色制造标准的宣传培训,引导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建立标准实施监督机制,确保标准有效执行。
(二)培育绿色制造示范企业
1.制定绿色工厂创建计划。引导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按照绿色工厂评价要求,在厂房建设、设备选型、能源管理、资源利用、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绿色化改造。
2.加强政策支持。对认定的绿色工厂给予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绿色化改造投入。
3.强化跟踪服务。建立绿色工厂培育库,对入库企业进行动态跟踪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打造绿色制造示范园区
1.开展绿色园区建设。按照绿色园区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园区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结构、能源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污染治理等方面进行优化升级,打造绿色生态园区。
2.加强园区循环化改造。鼓励园区内企业之间开展资源共享、废弃物交换利用,构建循环产业链。支持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绿色技术研发、检验检测、节能诊断等服务。
3.完善园区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园区绿色发展管理机制,加强对园区内企业的环境监管,确保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
(四)构建绿色供应链
1.推动核心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制定绿色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建立供应商评价和选择机制,优先采购绿色产品。
2.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引导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在绿色设计、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
3.开展绿色供应链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