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供配电技术项目教程(第2版)课件:民用照明.pptx
民用照明
照明
ILLUMINATION
现代供配电技术
“
CONTENT
照明技术的有关概念
常用照明光源
目录
CONTENT
民用照明设计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照明技术相关概念
掌握如何选择电光源
常见的照明方式
掌握民用照明如何设计
KNOWLEDGEGOAL
ABILITYGOAL
电力系统中的电压及电流,数值相差范围极大。为了减少测量仪表的规格,简化其生产过程,保证测量人员的安全操作,对于高电压、大电流均采用互感器降压、变流后再进行测量。同时互感器也可以作为继电保护和信号装置的电源,以使控制和保护装置与高压回路隔开。
照明
照明技术的有关概念
光是物质的一种形态,是一种辐射能,是在空间中电磁波的形式传播,其波长比无线电波短而比X射线长。
光的基本概念
电磁波波谱图如上图所示。
电磁波的波长范围极其宽广,光只是其中的一个范围。
波长小于380nm的电磁辐射叫做紫外线;波长大于780nm的电磁辐射叫做红外线。紫外线和红外线均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从380nm到780nm这个波长范围的光叫做可见光。顾名思义,可见光能引起人的视觉。
把光线中不同强度的单色光,按波长长短依次排列
光的基本概念
红640~780nm、橙600~640nm、黄570~600nm、绿490~570nm、
青450~490nm、兰430~450nm、紫380~430nm。
实验证明,正常人眼对于波长为555nm的黄绿色光最敏感,而波长越偏离555nm的光辐射,可见度越小。
照明的基本物理量
光通量
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出使人眼产生光感觉(可见光)的能量。
符号为Φ,单位为流明(lm)。
光通量是说明光源发光能力的基本量。通常该参数在产品出厂的技术参数表中给定。例如:
220V/40W普通白炽灯的光通量为350lm;
220V/40W荧光灯的光通量大于2000lm,是白炽灯的几倍。
光源光通量越大,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感觉越亮。
照明的基本物理量
发光强度
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
符号为I,单位为坎德拉(cd)。
发光强度是表征光源(物体)发光强弱程度的物理量。
照明的基本物理量
照度
被照物体表面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光通量,符号为E,单位为勒克司(lx)。照度是计算照明光源用电负荷的主要依据。
照度用来表征被照面上接收光的强弱照度不考虑被照面的性质(反射、透射和吸收)、不考虑观察者在哪个方向,因此它只表明被照物体上光的强弱,并不表示被照物体的明暗程度。
1lx仅能够辨别物体轮廓;
5lx看书阅读还比较困难
50lx只能用于短时阅读;
距一个40W的白炽灯1m远处的物体表面照度约为30lx;
白天采光良好的室内照度为100~500lx。
照明的基本物理量
亮度
光源在给定方向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
符号为L,单位为尼特(nt)、cd/m2。
人眼对明暗的感觉不是取决于物体上的照度,而是取决于物体在眼睛视网膜上成像的照度。
亮度考虑了光的辐射方向,可以用来描述发光体或反光物体表面光亮程度。
“亮度”是衡量照明质量(明暗程度)的一个重要依据。
在同样照度的平面上,放置两个同样大小的物体,一个黑,一个白,看上去表面为白色的物体要亮的多。
人体视觉并不取决于物体的照度,而是取决于物体表面的光亮程度,被视物体沿视线方向上的发光强度造成了人体视觉现象。
显色性和显色指数
显色性
同一颜色的物体在具有不同光谱能量分布的光源照射下,显出不同的颜色,即光源对被照物体颜色显现的性质。
颜色失真越少,显色指数越高,光源的显色性好。
国际上规定参照光源的显色指数为100。
白炽灯的一般显色指数为97~99,荧光灯的为79~90,显然荧光灯的显色性要差一些。
显色指数
被测光源照射下物体的颜色与日光参照光源照射下该物体颜色相符合的程度。
发光效率
例如:一般白炽灯的发光效率约为7.1~17lm/W,荧光灯的发光效率约为25~67lm/W,荧光灯的发光效率比白炽灯高。
发光效率越高,说明在同样的亮度下,可以使用功率小的光源,即可以节约电能。
发光效率
简称为光效。针对照明灯而言,是指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与电灯消耗电功率的比值,也就是单位功率的光通量。
物体的光照性能
反射比
是指反射光的光通量Φp与总投射光通量Φ之比
当光通量Φ投射到物体上时,一部分光通从物体反射回去,一部分光通被物体吸收,而余下一部分光通则透过物体,如左图所示:
吸收比
是吸收光的光通量Φα与总投射光的光通量Φ之比
透射比
是透射光的光通量Φ与总透射光的光通量之比
常用照明光源
电光源
1807年英国的戴维制成了碳极度弧光灯。
1878年,美国的布拉许利用弧光灯在街道和广场照明取得了成功。
1879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