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1)--吸附.ppt
第6章吸附讲授内容:吸附类型、吸附等温线、活性炭吸附及影响因素、活性炭的应用计划学时:4学时重点:吸附等温线、影响因素参考教材:给水处理理论——许保玖主编6.1吸附概述一、吸附现象吸附:在相界面上,物质的浓度自动发生富集的现象。吸附剂:具有吸附能力的多孔性物质。吸附质:废水(空气)中被吸附的物质。举例:室内空气治理----乌碳雕家庭饮水机里的活性炭滤层原因:吸附剂由于具有较大的表面自由能,有吸附别的物质降低表面自由能的趋势。作用力:物理吸附:靠分子间范德华引力产生的吸附,可吸附多种吸附质,可形成多分子吸附层。吸附速度快,无选择性,吸附热低,吸附━解吸是可逆过程,在低温下就能吸附。化学吸附:由化学键力引起的吸附,吸能形成单分子吸附层,并具有选择性,同时是不可逆的,在高温下才能吸附。上面二种吸附往往是相伴发生,而不能严格分开,是几种吸附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能存在以某种吸附为主。二、吸附等温线吸附平衡当吸附质的吸附速率=解吸速率(即V吸附=V解吸),即在单位时间内吸附数量等于解吸的数量,则吸附质在溶液中的浓度C与在吸附剂表面上的浓度都不再变时,即达到吸附平衡,此时吸附质在溶液的浓度C叫平衡浓度。吸附量q(g/g)衡量吸附剂吸附能力的大小,达到吸附平衡时,单位重量的吸附剂(g)所吸附的吸附质的重量(g)。吸附等温线在一定T下,q随平衡浓度C变化的曲线(q=f(C))叫吸附等温线。用数学公式描述则叫吸附等温式。吸附等温式(三种)表示I型吸附等温线的有BET公式(理论公式,多层吸附)表示II型吸附等温线的有弗里德里希公式(经验公式)表示III型吸附等温线的有朗格繆公式(理论公式,单层吸附)6.2活性炭吸附一、活性炭(AC)的制备高温炭化活化,800~900℃木材、煤、果壳炭渣活性炭隔绝空气,600℃活化剂:ZnCl2炭化的作用?(p181)活化作用?粉末状活性炭粒状活性炭(园柱状、球状),粒径2~4mm棒状活性炭:Φ50mm,L=255mm二、活性炭的性质1.物理性质a、比表面积每g活性炭所具有的表面积。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为:500~1700m2/g,99.9%的表面积,在多孔结构颗粒的内部。B、孔隙构造微孔:2nm,0.15~0.90mL/g,占比表面积的95%以上,起吸附作用,吸附量以小孔吸附为主。过渡孔:2~100nm,0.02~0.10mL/g,占比表面积5%,吸附量不大,起吸附作用和通道作用。大孔:100~1000nm,0.2~0.5mL/g,占比表面积很小,吸附量小,提供通道。C、粒度粒度小,吸附速度快,效果好,但是再生回收困难D、密度视密度、湿密度E、强度F、灰分表明其无机成分含量。5-8%2.化学性质表面性质主要与表面官能团有关。三.影响活性炭吸附的因素a活性炭的性质:活性炭的种类、颗粒大小、比表面积,颗粒的细孔构造与分布、吸附剂是否是极性分子等。b吸附质的性质:(1)溶解度:越低越容易吸附,具有较大的影响。(2)使液体表面自由能W降低得越多的吸附质则越容易被吸附。(3)极性:极性吸附剂易吸附极性的吸附质。(物以类聚)非极性吸附剂易吸附非极性的吸附质。c废水的PH值活性炭一般在酸性溶液中比在碱性溶液中吸附效果较好。d共存物质:对于物理吸附,共存多种物质时的吸附比单一物质时的吸附要差。e温度:对于物理吸附,T高则不利,吸附量减少。F接触时间:应保证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时间,而该时间的大小取决于吸附速度V,V大则所需时间短。四、吸附过程吸附过程一般分为3个阶段:1.液膜扩散(颗粒外部扩散)阶段(反应控制步骤)2.颗粒内部扩散阶段3.吸附反应阶段:吸附质被吸附在细孔内表面上。五、操作方式静态吸附使废水与吸附剂搅拌混合,而废水没有自上而下流过吸附剂的流动,这种吸附操作叫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废水通过吸附剂自上向下流动而进行吸附。吸附设备(1)固定床:吸附剂在床中是固定的,废水自上而下流过吸附剂。单床式、多床串联式、多床并联式。按水流方向又可分:升流式与降流式。(2)移动床:接近饱和的吸附剂从塔底间歇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