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原卷版) (1).docx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2届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管子》记载,齐桓公北伐,担心南方越国乘虚而入。管仲便动员齐国百姓“以矩游为乐”,“能游者赐十金”,最终在水战中“大败越人”。这说明当时()
A.社会尚武风气浓厚
B.克服了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C.列国争霸战争频繁
D.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军事价值
2.据睡虎地秦简等记载,秦朝百姓可按一定程序向官府借用官营作坊生产的铁农具,用后按时归还。如农具正常破损只需“为用书,受勿责”,即书面说明情况而无需赔偿。上述做法()
A.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B.推动铁犁牛耕普及
C.促进了官营手工业发展 D.减轻百姓赋役负担
3.640年,灭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附近)后,唐太宗不顾“糜费中华”等反对意见,在高昌故地设州县,并“每岁调发千余人,防遏其地”。这()
A.成为西域纳入中国版图的开始 B.恢复了丝绸之路
C.实现了边疆与内地治理一体化 D.促进了民族交融
4.北宋欧阳修认为,佛教“为中国患千余岁”,魏晋以来“扑之未灭而愈炽”,是由于“未知其方也”,故主张“修其本以胜之”。这一观点()
A.指出了儒学复兴的方向 B.奠定了理学的理论基础
C.推动了儒学与佛教合一 D.重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5.下表为葡萄牙侵夺澳门的相关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有许多盗贼麇聚(澳门),……中国人商讨除害的方法,……把这件事委诸葡萄牙人,并且答应:假如能把盗贼赶走,则把澳门给葡人居住。葡人……取胜。
明末在华葡籍传教士曾德昭
《中国及其邻近地方传教志》
嘉靖三十二年,夷舶(葡萄牙船只)趋濠镜(澳门)者言舟触风涛,缝裂,水湿货物,愿借地晾晒。海道副使汪柏贿许之。
[明]郭裴《广东通志》
嘉靖三十二年,番舶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地暴诸水渍贡物,海道副使汪柏许之。初仅茇舍,商人牟奸利者,渐运瓴甓榱桷为屋,佛郎机(葡萄牙)遂得混入,……久之遂为所居。
[清]印光任等《澳门纪略》
1557年,澳门这个中国南方的小半岛被租用了。
[美]诺埃尔《葡萄牙史》
A.由“明末在华葡籍”可推知曾德昭的记载为一手史料
B.《广东通志》所载体现了葡萄牙早期殖民的部分特征
C.《澳门纪略》的史料细节更丰富,记载的可信性更强
D.《葡萄牙史》所记表明澳门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租界
6.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前期,清朝诗人描写“火轮船”(蒸汽轮船)的各类旧体诗密集出现,黄遵宪、俞樾、何绍基等名家多有题咏。这一现象()
继承传统文学的世俗化趋势
B.是“师夷长技”思潮的实践
C.体现中国近代航运业的兴起
D.是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折射
7.南京国民政府曾先后颁布《水陆地图审查条例》《修正水陆地图审查条例》《指示编制地图应注意事项》等公文,要求遵循疆界准确、地名不得使用日本名称等标准,禁止发行未经审查的各类地图。其作用是()
A.有利于粉碎日本侵华意图 B.解决了中国疆界问题
C.有助于培育民族国家意识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8.1943年3月,朱德总司令号召陕甘宁边区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同年11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召开,表彰申长林等185位劳动英雄。上述做法的直接目的是()
积累革命胜利后经济建设的经验
B.激发群众生产热情缓解经济困难
C.打破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的封锁
D.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9.下图为油画《蒋家王朝的覆灭》,描绘了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的情景。这副创作于1977年的油画()
以浪漫主义还原中华民国覆灭的历史现场
B.丰富了新中国诞生的历史记忆
C.反映了“双百”方针下文艺创作的新探索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0.20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引进日、法、西德三国技术,在上海、天津、四川、辽宁建成四大石化生产基地。该措施()
有助于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B.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得益于中国外交环境的缓和
D.摆脱了石化工业的落后局面
11.古代雅典人通过宗教仪式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为其举行国葬。此外,雅典人还会特意保留在战争中被摧毁的宗教建筑。其意在()
A.强化城邦意识
B.以宗教为载体普及人文精神
C.铭记苦难历史
D.弥补直接民主制的内在缺陷
12.17世纪,有西班牙贵族认为,“整个世界都在为她(西班牙)服务,但她不为任何人服务”,“就让伦敦随心所欲地生产那些纤维吧,让荷兰生产钱币和条纹布,……让意大利和佛兰德斯生产亚麻面料、织锦吧”。这反映了西班牙()
已经占据世界市场的枢纽地位
B.殖民霸主地位的巩固
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