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大学专用-毕业答辩-模板4.docx
毕业设计(论文)
PAGE
1-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目:
延边大学专用-毕业答辩-模板4
学号:
姓名:
学院:
专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延边大学专用-毕业答辩-模板4
摘要:本文以延边大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践与成效。通过对延边大学的历史、现状、特色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总结了延边大学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发现,延边大学在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延边大学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延边大学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等学府,其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果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旨在通过对延边大学的研究,探讨其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实践与成效,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延边大学的历史沿革
1.延边大学的创立与发展背景
(1)延边大学,坐落于美丽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我国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民族特色的高等学府。其创立与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紧密相连。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延边大学的创立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填补了我国东北地区民族高等教育领域的空白,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延边大学的创立,源于我国政府对民族教育的高度重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民族教育。1952年,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延边大学正式成立。学校以培养少数民族人才为己任,为我国民族地区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延边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
(3)延边大学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社会各界的关爱。自创立以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从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到江泽民主席、胡锦涛总书记,都对延边大学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延边大学也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学校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2.延边大学的发展历程
(1)自1952年延边大学成立以来,学校经历了从初创到壮大的发展历程。1956年,学校增设了朝鲜语言文学、历史、地理等学科,标志着学校学科体系的初步形成。至1980年代,延边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7个学院、22个本科专业、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综合性大学。在此期间,学校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为我国民族地区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2)1990年代,延边大学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3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志着学校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迈上了新台阶。1999年,学校成功申报了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基地。在此期间,学校新增了1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增设了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3)进入21世纪,延边大学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2004年,学校成功晋升为“国家重点大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2011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获得国家重点支持。截至2020年,延边大学设有24个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本科专业75个。在校生规模达到3万余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过60%。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3.延边大学的历史贡献
(1)延边大学自创立以来,始终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为我国民族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累计为国家培养了近10万名毕业生,其中少数民族毕业生占比超过60%。这些毕业生遍布全国各个领域,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2)在科学研究方面,延边大学以民族学、历史学、朝鲜语言文学等学科为特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出版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其中,学校在朝鲜语言文学、民族学、历史学等领域的科研成果,为我国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3)延边大学在服务社会方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多项产学研合作项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