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姓氏文化.ppt
田姓的繁衍田姓自得姓后,其发展是十分迅速的。除了田姓人自身的繁衍外,其他各姓和各族人出于各种原因的加入也促进了田姓的发展。如《金史》记载女真族的呵不哈姓改为田姓。宋朝庆元年间,绍兴年间进士,宁宗朝官拜左丞相的留正因为“庆元党禁”而遭罢逐,到绍兴隐居。明朝洪武初年,其后裔去掉留字上的卯,以田为姓;还有一支田姓是明初大臣黄子澄的后裔。“靖难之役”后,朱棣击败惠帝,随后便对主张削藩的大臣进行屠杀,黄子澄被俘后不屈而死,其子为避祸而改为田姓,其后裔就以田为姓;第30页,讲稿共5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此外,许多其他的少数民族中也有田姓,如汉朝并州的田姓出自匈奴,宋朝的西夏人中有田姓,明朝时赐元人察察田姓,清朝时,满族姓氏“罕楚哈氏”和“田佳氏”改为田姓,在白族、藏族、高丽、佤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有田姓。现在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县自称“蒙豆”的苗族中有田姓。居住在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的白马路白马乡白马人中有田姓,著名歌星田震是瑶族人。回族中也有田姓。第31页,讲稿共5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王甲骨文金文小篆《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这段话意思是:“王,天下归往的对象。董仲舒说:‘古代创造文字,三画而又用竖线连接其中,叫王字。三横画,代表天道、地道、人道,而又能同时通达它的,就是王。’孔子说:‘用一贯三就是王。’”第32页,讲稿共5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在造字之初,人们就赋予了“王”字一定的文化内涵。吴齐昌因“王”字甲骨、金文字形像斧形,在《甲骨文字集释》中说道:“古之王皆以威力征服天下…,故斧,武器,用以征服天下,故引申之,凡征服天下者称王。”按照董仲舒的说法,王者应该是通晓天道、地道、人道的人,在宇宙的结构中是人类的代表,王居于天地之间,既要上达高明的天道,又要下同博原的地德,使自己的生命成为天地人的贯通者。第33页,讲稿共5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王”作为姓氏,是占我国人口最多的三大姓之一,来源十分复杂。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直言进谏,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延用成姓。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第34页,讲稿共5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王姓来源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第35页,讲稿共5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王姓来源9.由复姓简化而来。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据统计至少有14个,即王子、王父、王官、王人、王史、王叔、王孙、王周、成王、威王、五王、西王、小王、乐王。10.出自元朝王室。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追杀,逃往中原。因身为王爷,为显示身份改姓王。第36页,讲稿共58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齐甲骨文金文小篆《说文解字》:“齐,禾麦吐穗上平也。凡亝之属皆从亝。”意思是禾麦吐穗,其上平整。大凡齐的部首都从齐。象形字,像禾麦吐穗之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从二者,象地有高下也。禾麦随地之高下为高下,似不齐而市齐。参差其上者,盖明其不齐而齐也。”此处,“亝”即“齐”。“齐”字最初的意思是和禾麦吐穗时的形状有关,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封国名。第37页,讲稿共58页,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