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 中国地质大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 基于网络环境的 多媒体教学系统 开设“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及计算机知识的能力,训练和提高软件开发技能。要求每个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必须完成一个规模适当的应用软件系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软件设计为中心,独立地完成从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到软件测试运行的软件开发全过程。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实现以下基本目标: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深化已学的知识,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工程方法和技术的了解,将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开发的实践,并在实践中逐步掌握软件工具的使用。 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不仅是软件工程实践的一次模拟训练,同时通过软件开发的实践,积累经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开拓创新”能力 大力提倡和鼓励在开发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技术。激发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开拓思路,设计新算法,进行新创意,培养创造性的工程设计能力。 设计的课题应尽量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课题,反映新技术,以获得更好的工程设计实践的训练。同时课程设计受到时间及开发环境、条件等的限制,命题应从实际出发,课题的大小规模、难易适度。课题应具有一定复杂度,通过激发学生参加开发实践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经过努力能够完成,才能达到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命题原则 确定课题 由教师命题并给出各课题的具体需求,学生根据课题所涉及的知识领域及自己对该领域的熟悉程度和对该课题的兴趣,选择课题,经教师调整审查后确定。 原则上由同学志愿组合,组成课题组。 第五周2前确定开发小组及课题。 课程设计安排 1、命题、组织课题组,确定课题。 4 – 5 周 2、需求分析 5 – 8 周 安排一次讨论(需求分析复审) 3、软件总体设计 8 – 10 周 安排一次设计方案评审。 4、编码与测试 10 – 17 周 5、验收测试 18 _ 19 周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现代远程教育以计算机网络(以及卫星数字通讯)技术为支撑,具有时空自由、资源共享、系统开放、便于协作等优点。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对于促进我国教育的普及和建立终生学习体系,实现教育的跨跃式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建设基于CERNET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目的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 1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