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化学修复.ppt
4.3.3臭氧氧化剂法臭氧可直接氧化污染物或通过形成自由基后氧化污染物。在直接氧化过程中臭氧分子直接加成在反应分子上,形成过渡型中间产物,然后再转化成反应产物。其能迅速而广泛地氧化分解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臭氧自身分解产生的氧气可为土壤中的微生物所利用双氧水、Fenton试剂及其组合氧化法双氧水稳定、无腐蚀性、无二次污染、氧化选择性高;Fenton试剂:为了提高双氧水的氧化能力,在双氧水中加入亚铁离子形成Fenton试剂,生成具高电负性或亲电子性的强氧化HO.自由基后,生成Fe(OH)3胶体具有絮凝作用,在pH为3.5~5.0,使悬浮固体凝聚沉淀利用电化学法产生的Fe2+和H2O2作为Fenton试剂的持续来源,两者产生后立即作用而生成具有高度活性的羟基自由基,使有机物得到降解以太阳为辐射源,激发半导体催化剂,产生强氧化作用的空穴和电子对,而光生空穴将产生羟基自由基(.OH)等强氧化性自由基,分解污染物;研究最多的半导体材料有TiO2、ZnO、CdS、WO3、SnO2等4.3化学氧化修复技术应用范围:降解铁、锰和硫化氢、三氯乙稀(TCE)、四氯乙稀(PCE)等含氯溶剂,以及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优点:成本低可使污染物通过降解、蒸发及沉淀等方式去除,或毒性降低;氧化剂反应产物应对人体无害;修复过程应是实用和经济5化学还原修复1化学还原修复概述目的:还原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使其毒性降低或去除定义:通过向污染环境中添加可促进污染物还原的物质(还原剂),分解污染物的结构以降低其毒性123类型:二氧化硫还原剂法硫化氢还原剂法零价铁胶体还原剂法4向污染环境中加入化学还原剂,依靠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分解破坏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结构,使污染物降解或转化为低毒、低转移性物质反应墙体中添加介质的要求功能性:染污物与介质之间应必须有物理、化学或生化反应,从而确保污染流经时,污染物能被清除;易得性:处理区的活性物质应能大量获得,以确保处理系统长期有效:安全性:介质不应产生二次污染5.3.1SO2还原剂法将SO2溶解在碱性溶液中,以碳酸盐和重碳酸盐做缓冲溶液,注入被污染环境中,使其中的Fe3+被还原成Fe2+,由Fe2+还原迁移态的敏感污染物第三章污染环境的化学修复化学修复概述化学淋洗修复化学固定修复化学氧化修复化学还原修复还原可渗透反应墙修复1化学修复概述通过添加化学剂清除和降低污染环境中污染物的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合适的化学清除剂加入污染环境,利用化学清除剂吸附、吸收、迁移、淋溶、挥发、扩散和降解污染物,改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性质,进而清除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的浓度至安全标准范围。化学修复定义优点:快捷、操作简便、对污染物的性质和浓度不敏感等缺点: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等化学修复特点根据处理对象的位置是否改变分为:原位化学修复在污染环境现场加入化学清除剂,使之得以降解和解毒;异位化学修复通过必要的化学措施,将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液体,输送至特定地点处理,以降低其污染物浓度或去除根据修复技术:化学淋洗修复、化学固定修复、化学氧化修复、化学还原修复及还原可渗透反应墙修复2化学淋洗修复2.1化学淋洗修复概述目的:清除污染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定义:通过向污染环境中添加可促进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将污染抽提出环境的技术类型:原位化学淋洗修复异位化学淋洗修复借助能促进污染环境中污染物溶解或迁移的化学/生物化学溶剂,在重力作用或水压推动下将淋洗液注入被污染的环境中,在化学清除剂与污染物接触并形成混合液体后,将混合液抽提出环境,进行分离和污水处理。淋洗液具有淋洗、增溶、乳化或改变污染物化学性质的作用2.3.1原位化学淋洗法向污染环境中施加冲洗剂,使其与污染物结合,通过淋洗液的解吸、螯合,溶解或络合等物理、化学作用,最终形成可迁移的混合物,该混合物可用梯度井或其他方式收集、储存进一步处理原位化学淋洗技术流程图将受污染的环境隔离或取出,用水或溶于水的化学试剂清洗、去除污染物后取消隔离,回填或运到其它地点,而含有污染物的废水或废液进一步处理异位化学淋洗修复技术流程图常用化学淋洗液淋洗液向土壤污染层扩散;对污染物质的溶解、吸附、螯合等;淋洗出的污染物在土壤内部转移;淋洗出的污染物从土壤内部排出对于污染土壤修复而言,淋洗过程包括:2.5化学淋洗修复技术局限局限:产生大量需进一步处理的废液、可能引起再次污染0102限制因素:成本、被污染环境基质特征、污染物类型、淋洗剂类型3.1化学固定修复概述目的:钝化污染环境中的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离子定义:通过向污染环境中添加可促进污染物钝化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