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应急预案.docx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建立健全粮库应急管理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置粮库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保障粮食储存安全、人员生命安全和粮库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粮食储备管理的规定,结合本粮库实际情况制定。
(三)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粮库内发生的火灾、洪水、虫害、鼠害、粮情异常变化、机械设备故障、人员安全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
(四)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把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粮库统一领导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级负责,协同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4.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5.科学处置,依法规范:遵循科学原理,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和装备,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应急措施科学、合理、有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应急指挥中心
成立粮库应急指挥中心,由粮库主任担任总指挥,副主任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综合管理部,负责日常工作。
(二)职责
1.应急指挥中心
-全面负责粮库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与协调工作。
-制定和修订粮库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
-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做出应急处置决策,下达应急处置指令。
-协调外部救援力量,保障应急物资和资金的供应。
-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情况,发布应急处置信息。
2.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负责应急指挥中心的日常工作,传达总指挥的指令,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处置工作。
-收集、整理和分析突发事件信息,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组织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编写应急处置报告。
-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管理和调配工作。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的策划、实施和总结评估工作。
3.各部门职责
-仓储部门:负责粮情监测,及时发现和报告粮情异常变化;组织粮食的出入库作业,确保粮食储存安全;负责火灾、虫害、鼠害等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工作。
-安保部门:负责粮库的安全保卫工作,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保障救援通道畅通;负责突发事件现场的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设备部门:负责粮库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组织抢修受损设备,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后勤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和管理工作;为应急救援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负责应急期间的水电供应和环境卫生维护工作。
-财务部门:负责应急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工作,保障应急处置所需资金。
三、预防与预警
(一)预防措施
1.加强粮情监测
-建立完善的粮情监测制度,定期对粮食的温度、湿度、水分、虫害、鼠害等情况进行检测,及时掌握粮情变化。
-安装粮情监测系统,实现对粮库各仓房粮情的实时监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警。
2.强化设备管理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粮库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通风设备等进行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保养记录和故障维修情况,便于跟踪管理。
3.做好安全防范
-加强粮库的安全保卫工作,设置门禁系统,严格人员和车辆出入管理。
-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4.完善应急预案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二)预警机制
1.预警级别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将预警级别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