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ppt
江南2016年10月18日生态系统视角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目录,信息推动,智慧校园三创新模式,学习生态二百年江大,生态校园一
教育部直属“211”工程985优势学科
创新平台轻工领域
实力最强学校概况1
全日制本科学生余人;研究生余人专任教师余人,教职工总数余人2000080001700办学规模23000
教育部学位中心一级学科评估结果2009年2012年食品科学与工程11轻工技术与工程12设计学/4纺织科学与工程25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学科水平3
综合排名列第18位生活满意度列第4位所在城市满意度列第2位学习教育满意度列第34位2010年全国110所主要大学满意度评价不断发展4200320042005200620072008128106101948573682010+22+5+7+9+122009+5585江南大学近12年综合排名跃升了81位(中国大学排行榜)201252+147+22014201349+3
生态校园
生态校园5总体规划获教育部优秀规划一等奖曲水流觞生态校园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亩土地一等奖教育部校园规划
创新模式,贰学习生态
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1生产者生态系统消费者物质、能量环境如植物如动物如水、热能如森林动态和良性循环
学习生态系统2老师学习生态系统学生知识、信息校园动态和良性循环学习共同体生产者消费者物质、能量环境
学习生态系统1、老师和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2、在现代教育理念件下,老师和学生摆脱以往的单一角色,成为既是“知识”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3、学习的环境不仅仅包括现实的物理环境,还包括网络化的虚拟环境;4、技术从单纯支持个体的“教”或者“学”的工具,转变成为支撑“互动关系”的工具。信息时代下的学习生态系统新特点
“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江南大学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江南大学信息化3智慧校园
硬件软件教学资源教学工具信息素养以学生为中心,整合各类学习资源和工具,以提供学习资源和场所为表征,以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为内涵,以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为手段,以学习方式多样化和学习效果有效性为目标,以学习互动社区为平台的良性生态。学习共同体学习效果交互式学习新型校园学习生态系统江南大学信息化3
基本建成拥有资源和服务的新型校园学习生态系统基本实现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基本形成与学校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的信息化体系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标志一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标志二信息化工作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高校先进水平标志三江南大学信息化发展目标江南大学信息化3
信息推动,叁智慧校园
教育环境在教育平台借助(校园)(课堂)教育手段采用(教学)教育者受教育者知识思想1.物理环境信息化4.信息化素养3.教学手段信息化智慧校园12.信息化公共平台
智慧校园在构建学习生态系统的视角下,“智慧校园”建设应重点关注——物理的和虚拟的学习环境;优质教育资源的生产和共享;师生信息化素养的提升;拥有较高信息化素养的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中的教与学的互动。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
数字化校园物联感知第一层面交通房产能源A/D+网络人员设备数据采集数字化技术路径2
数字化校园
(物联感知)宿舍管理能源管理维修管理户政管理场馆管理医疗管理餐饮管理房产管理方便管理、提高效率的信息系统群综合管控第二层面+信息处理智能化技术路径2
数字码流信息系统信息融合服务门户数字化校园
(物联感知)综合管理平台面向师生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第三层面管理服务智慧化技术路径2
技术路径2…空调电梯消防感知传输INTERNET(TCP/IP)…观瞬变悉全景感知校园信息服务中心优化运行控制策略决策优化反馈物联网网关校园网(有线、无线)物联网处理应用业务侧管理平台学校级服务平台师生侧信息推送平台感知校园数据中心校园综合服务系统能效管理系统可扩展应用设备感知系统安防管理系统学校管理层能源水门禁车辆路灯业务服务层全面获取信息全新流程设计全程参与监管全局决策支持自动化监控智能化分析智慧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整体架构
信息环境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现代教育技术的,智慧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环境
WiFi无线网覆盖率超过80%80%10G5G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