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摘要: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有机内涵与必由之路,也是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历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其中社会资金的部门流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金融集聚在多个方面影响着产业机构升级。本文从资源供给、技术进步两个方面分析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影响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数据显示,直至2013年,中国一、二、三产占GDP比例,第二产业还在45%到50%之间,第三产业占40%,第一产业占10%到20%。①在发达国家GDP构成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5%,第二产业一般不超过30%,而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却是最大的,一般为65%以上。这表明我国的国民经济还比较过分地依赖农业,而服务业仍然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结构仍有升级的空间。
金融资源的配置会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微观企业的运行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与协同发展。②金融集聚通过其特有的经济效应增加融资渠道及提供投融资便利,进而改变资金供给水平和配置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金融功能发挥的程度如何,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制约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与否。③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际金融业购并重组,引起了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在金融中心高度集聚的现象。中国的金融机构集聚现象也是风起云涌,出现了像北京的、上海、深圳等金融集聚区。因此,研究金融集聚到底在哪些方面、通过什么机制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合来看,目前对金融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相关的研究主要有:一、用计量模型直接从实证的角度论述金融与产业选择、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之间的关系;二、从产业结构升级本身出发,论述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三、研究融资方式、金融市场、技术升级等一个几个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二、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金融集聚作为一种动态性、系统性的金融资源、金融系统的演变过程,从多个方面影响着产业结构升级,各个方面的影响又相互作用,最终形成金融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决定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又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金融集聚。通过对金融集聚及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影响因素等方面整理、分析,本文发现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最重要的影响在于资源供给与技术进步。
(一)金融集聚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所需的资源供给
1.金融集聚增加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资金资源供给
(1)金融集聚为融资和投资提供便利
金融集聚拓宽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和间接融资渠道。一方面,金融集聚使得金融市场流动性得以提高,达到一定规模的公司趋向于在金融集聚区域设立财务部门,利用当地的金融市场进行交易,并且可以运用较少的周转资金余额为更大规模的支付提供资金。金融集聚区竞争性日益增加的证券市场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越来越大规模的、便宜的证券发行机会,同时为资金盈余者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投资对象。所以,企业通过金融市场、投资方直接融资的渠道被拓宽。
如图一,从左到右,广东、江苏、天津等各省(市)的资金净融入规模依次减小,与之相对应,除浙江、重庆两地之外,金融集聚水平与资金净融入规模基本保持一致的趋势。因此可以看出,金融集聚水平较高的地区其资金经融入额一般较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金融集聚为融资提供了便利。
(2)良好的融资条件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资金保障
资金是保证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推动力,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金盈余部门向短缺部门转化的主要渠道。因此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⑤首先,各产业自身消除“瓶颈”,使整体经济效益提高需要开发新技术,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这些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产业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逐步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发展以及工业结构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为主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从初级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方向发展均离不开资金支持。
如图二,左方纵坐标表示各省(市)的融资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比重,右方纵坐标表示各省(市)三次产业占该省(市)GDP的比重。图中,从左到右各省(市)的融资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比重依次减小。广东、上海、江苏等作为金融集聚程度较高的区域,其各融资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比重也较高。从图中可以看出,融资额占全国市场份额的比重相对较高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山东、辽宁、湖北七个省(市)其第一产业占该省(市)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1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