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工程技术规程.pdf
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工程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明确了高标准农田土壤改良工程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流程,包括针对瘠薄型、酸化、盐碱化以
及沙化耕地土壤改良的具体技术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高标准农田的土壤改良,特别是存在土壤瘠薄、酸化、盐碱化和沙化等生产障碍因素
农田土壤的改良与提升。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0600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T42817农产品产地土壤改良剂使用技术规范
NY/T310全国中低产田类型划分与改良技术规范
NY/T525有机肥料
NY884生物有机肥
NY/T886农林保水剂
NY/T1121.2土壤检测第2部分:土壤pH的测定
NY/T1121.16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
NY/T1409旱地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NY/T3034土壤调理剂通用要求
DB21/T3149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规程
DB21/T3314生物炭直接还田技术规
DB21/T3479稻田利用有机物料替代化学氮肥技术导则
DB21/T3498黑土地厚沃耕层培育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T306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有机肥料organicfertilizer
由动物的排泄物或动植物残体等富含有机质的副产品资源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腐熟后而成的固体肥
料。
3.2
1
灌排洗盐irrigation,drainageandsaltwashing
具备灌排设施条件下,通过对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分进行灌排淋洗排出耕层的方法。
3.3
石灰质物料calcareoussubstances
以含有钙和镁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碳酸盐等碱性物质为主的、符合农用质量要求的矿物质,如生石
灰、熟石灰、石灰石、白云石,用于保持或提高土壤的pH值。
3.4
农林保水剂Agro-forestryabsorbentpolymer
用于改善植物根系或种子周围土壤水分性状的土壤调理剂。
3.5
腐殖酸土壤调理剂humicacidsoilconditioner
以活化腐殖酸和含钾硅酸盐矿物为主要原料,经一定加工工艺制得的富含钙、镁、硅等中微量元素,
用于改善土壤结构、调理土壤酸碱性和提高营养元素的产品。
4障碍土壤类型
4.1瘠薄型土壤
轻度瘠薄: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含量轻度缺乏,中微量元素缺乏不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20g/kg
左右,土壤质地多为壤土或轻壤土,田间持水量达到20%以上;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种类相对丰富,每克
干土中细菌数量在10⁶个以上,真菌数量在10⁵个以上。
中度瘠薄: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明显缺乏,中微量元素较为缺乏;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g/kg~
20g/kg,土壤质地偏砂或偏黏,田间持水量15%~20%;微生物数量和活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每克
干土中细菌数量在10⁵~10⁶个,真菌数量在10³~10⁴个。
重度瘠薄: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严重缺乏;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0g/kg,土壤
质地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通气和透水性能极差;微生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微生物数量极少,每克干
土中细菌数量低于10⁵个,真菌数量低于10³个。
4.2酸化土壤
土壤酸化程度分级:pH<4.5为极强酸性;4.5≤pH<5.0为强酸性;5.0≤pH<5.5为酸性;5.5≤pH
<6.5为弱酸性。土壤pH的测定按NY/T1121.2规定执行。
4.3盐碱化土壤
根据土壤含盐量和地表标志,将土壤盐化程度分为未盐化、轻度盐化、中度盐化、重度盐化、极重
度盐化。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按NY/T1121.16规定执行。分类标准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