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施工PPT第14章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精选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一、熟悉、审查施工图纸,研究施工条件 熟悉、审查施工图纸,是领会设计意图、明确工程内容、分析工程特点的重要环节,一般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核对图纸的目录清单; (2) 核对设计计算的假定和采用的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施工时是否有足够的稳定性,对保证安全施工有无影响; (3) 核对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条件。如需要采取特殊施工方法和特定技术措施时,则应考 虑在技术上以及设备条件上有无困难; (4) 核对生产工艺和使用上对建筑安装施工有哪些技术要求,施工是否能满足设计规定的质量标准; (5) 核对有无特殊材料要求,其品种、规格、数量能否解决; (6) 核对图纸与说明有无矛盾,是否齐全,规定是否明确; * (7) 核对主要尺寸、位置、标高有无错误; (8) 核对土建和设备安装图纸有无矛盾;施工时如何交叉衔接; (9) 通过熟悉图纸,明确场外制备工程项目; (10)通过熟悉图纸,确定与单位工程施工有关的准备工作项目。 “图纸会审”会议:在有关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图纸、充分准备的基础上,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召集设计、建设、施工(包括协作施工)和科研(必要时)单位参加的会议。 设计人员向施工单位作设计交底,讲清设计意图和对施工的主要要求。有关施工人员应对施工图纸以及与工程有关的问题提出质询,通过各方认真讨论后,逐一作出决定并详细记录。 对于图纸会审中所 提出的问题和合理建议,如需变更设计或作补充设计时,应办理设计变更签证手续。未经设计单位同意,施工单位不得随意修改设计。 * 二、划分施工过程 土木工程的建造过程都是由许多施工过程所组成的。 在施工进度计划中,需要填入所有施工过程名称。 劳动量大的施工过程,应一一列出(不重要的、劳动量很小的施工过程,可以合并起来列为“其他”一项,在进度计划中按总劳动量的百分率计)。 所有的施工过程应按计划施工的先后顺序排列。 在划分施工过程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施工过程划分的粗细程度。 (2)施工过程的划分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法。 (3)凡是在同一时间内由同一工作队进行的施工过程可以合并在一起。 * 三、计算工程量 在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时,应当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来计算工程量。 根据选定的施工方案计算工程量。 工程量的计算应和预算定额的计算单位相符合,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格式进行。 * 四、确定施工顺序 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根据 “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 的一般施工顺序原则,结合具体工程的结构特征、施工条件和建设要求,合理确定该工程的施工开展程序。 按照房屋各分部工程的施工特点一般分为: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与屋面工程,三个阶段。 地下工程是指室内地坪(±0.000)以下所有的工程。 常见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以下说明--浅基础、桩基础、主体结构(混合结构、装配式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装饰工程、卷材屋面防水层。 * 浅基础的施工顺序为:清除地下障碍物 → 软弱地基处理(需要时) →挖土 → 垫层 → 砌筑(或浇筑)基础 → 回填土。其中,砖基础的砌筑中要穿插基础梁的混凝土浇筑、砖基础的顶面要浇筑混凝土防潮层或圈梁;钢筋混凝土基础需包括- 支撑模板 → 绑扎钢筋 → 浇筑混凝土 → 养护 → 拆模。 桩基础的施工顺序为:打桩(或灌注桩) → 挖土 → 垫层 → 承台 → 回土。承台的施工顺序与钢筋混凝土浅基础 类似。 主体结构常用的结构形式有混合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厂房居 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剪力墙、简体)等。 混合结构的主导工程:砌墙、安装楼板。混合结构标准层的施工顺序为:弹线 → 砌筑墙体 → 浇过梁及圈梁→ 板底找平 → 安装楼板(浇筑楼板)。 * 装配式结构的主导工程是结构安装。单层厂房的柱和屋架一般在现场预制,预制构件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后可进行吊装。单层厂房结构安装可以采用分件吊装法或综合吊装法,安装顺序都是:吊装柱 → 吊装基础梁、连系梁、吊车梁等 → 扶直屋架 → 吊装屋架、天窗架、屋面板。其中 支撑系统穿插在其中进行。 现浇框架、剪力墙、简体等结构的主导工程均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标淮层的施工顺序为:弹线 → 绑扎墙体钢筋 → 支墙体模板 → 浇筑墙体混凝土 → 拆除墙模 → 搭设楼面模板 → 绑扎楼面钢筋 → 浇筑楼面混凝土。其中 柱、墙的钢筋绑扎在支模之前完成,而楼面的钢筋绑扎则在支模之后进行。此外,施工中应考虑技术间歇。 * 装饰及屋面工程包括:抹灰、勾缝、饰面、喷浆、门窗扇安装、玻璃安装、油漆、屋面 找平、屋面防水层等。抹灰和屋面防水层是主导工程。 装饰工程,没有严格一定的顺序。同一楼层内的施工顺序一般为:地面 → 天棚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