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枞型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pdf
ICS01
CCSB09
团体标准
T/MNJXXXX—XXXX
高枞型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erosioncontrolofteaplantation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发布
Ⅰ
T/MNJXXXX—XXXX
高枞型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枞型茶园建设中的有关技术,包括茶园地选择、水土保持措施、土壤改良、覆盖作
物、化肥减量、农药减量、主要病虫防控、农业生产废弃物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老茶园更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
NY/T853–2004茶叶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DB35/TXX.5-2004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规范
DB35/T1089-2012茶园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NY/T1868-2021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有机肥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枞茶树
持续3年以上不使用常规矮化修剪管理的高龄茶树。
3.2
覆盖作物
主栽作物生长期间或收获后,在时间和空间上填充土壤裸露间隙的作物,用以保护土壤、防止侵蚀,
同时发挥土壤培肥、控制杂草、增强土壤持水能力、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等的作物。
3.3
农业生产废弃物
指茶树管理过程中留下的病枯枝、农药和肥料废弃包装物,还包括工人劳动过程休息中的饮料瓶、
快餐盒等。
3.4
以虫治虫
1
T/MNJXXXX—XXXX
对自然界中存在一些天敌昆虫,采用人为保护、人工助迁和人工繁殖后适时释放等办法消灭害虫。
4茶园地选择
茶园的土壤、水、空气符合NY/T853–2004要求,严禁陡坡开荒,坡度25º以下的茶园必须符合当
地政府部门的水土保持规划要求,遵循“山顶戴帽、山腰系带、山脚穿靴”的生态理念,严禁砍伐茶园
周围林木,保持生态平衡。
5小型蓄排水工程
小型蓄排水工程按DB35/T1289-2012执行。
6茶树更新
6.1时间选择
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
6.2密度控制
2
茶树稀植或移栽的行距为3.0~4.0m,株距为2.5~3.5m,种植密度60~80棵/666.7m。
6.3茶树修剪
在距离地表20cm高度范围内留主干1个,距离20~40cm高度留2~3个支干。
画图(岩霸)。
7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7.1茶园植树
7.1.1树种选择
应选择耐旱、耐贫瘠、根系发达、常绿阔叶和落叶相结合的树种组成多元群落,适宜带状或斑块状
布设于山顶、山脚、山谷陡坡植被稀疏部位,在茶园主支干道路两侧需种植适生灌木、小乔木行道树。
7.1.2营造技术
按DB35/T1289-2012执行。
7.2茶园生草
7.2.1播种绿肥及覆盖作物
海拔5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