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pdf

发布:2025-03-23约6.0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第1页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袁卿瑞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2年第1期

文/袁卿瑞富通集团有限公司

自1977年第一根符合通信实用要求的多模光纤在我国诞生以来,我国光纤光缆行业经历了

蓬勃发展期、徘徊低迷期和近期的爆炸式增长期3个典型的发展阶段。近几年来,在我国电信

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光纤光缆行业市场再次进入了朝阳发展阶段,同时再次掀起了产能

扩大的投资热潮。下文通过分析产业现状和前景,与业界同仁共同探讨产业发展方向,以期为

产业的理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一、产业现状

1.市场需求呈现凹形状态

20世纪90年代,我国通过引进国外先进光缆光纤设备和技术实现了光缆的国产化生产,

但光纤预制棒和光纤仍然基本依赖进口,国产光纤得不到用户认可。这一时期,信息产业和光

通信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使我国光纤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十五”期间,

由于全球电信业进入调整期,光纤市场需求大幅萎缩,全球光纤需求量降幅超过50%,光纤行

业产能出现严重过剩。虽然我国光纤市场需求波动不大,但是由于国际光纤企业对我国大量倾

销导致我国光纤光缆产业也进入了严冬期,产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与淘汰,光缆企业从200

多家收缩到70多家,形成严重的供大于求局面,价格战成为竞争主题,企业进入微利时代。在

此期间,国产光纤逐步得到了认可,光纤预制棒技术和产能得到进一步发展。2006年,随着国

内“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指导方针的提出,信息需求量迅猛增加,光纤产业市场需求回暖并逐

步进入爆炸式增长阶段。2007-2010年,我国已经连续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消费市场;

2009年,我国出现了光纤严重供不应求的状况;到2010年,我国光纤消费量份额占全球的光

纤市场的50%左右(图1)。

2.产业链完整,关键链节存在缺陷,大部分依赖进口

随着光纤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国光纤光缆制造技术及相关配套产业的技术水平已经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光纤质量得到国内用户的认可和信任,已广泛应用于我国通信网络建设。

目前,在相关材料和设备方面,我国已经形成了从光纤预制棒到光纤光缆的完整产业链结构,

但是,做为产业核心技术的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与国际水平尚有一定的差距。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第1页

我国光纤光缆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第2页

光纤光缆行业中,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的利润比为7∶2∶1;此外,光纤预制棒的

性能指标基本决定了光纤的性能指标。光纤预制棒作为光纤光缆产业的核心技术,一直以来是

制约我国光纤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国内主要光纤预制棒制造企业,如长飞光纤光缆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长飞”)、富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通”),通过引进、消化、吸

收再创新,成功开发各具特色的“两步法”预制棒工艺,包括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工艺

(PCVD)+套管的技术和设备,轴向气相沉积工艺+管外气相沉积工艺(VAD+OVD)的全合成

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和设备,同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但是,由于我国光

纤预制棒制造工艺的沉积速率、原材料利用率及成品率与国际知名专业公司尚有差距,再加上

套管以及主要原材料四氯化硅、四氯化锗大部分依靠进口,致使国内光纤预制棒生产成本要高

于国际专业公司,同时产业规模不大,仅能供企业自用,因此我国一直以来不得不大量进口光

纤预制棒。虽然产业投资不断增加,产能不断扩大,但是随着光纤需求量的迅猛增加,我国光

纤预制棒进口数量依然保持在70%~80%之间。

3.集采压价造成的产品质量问题

光缆产品的用户与其它制造行业有所不同,主要是国内3大运营商,即中国移动、中国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