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33张PPT).pptx

发布:2025-03-03约2.15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法西斯政权;;慕尼黑会议是1938年英法德意四国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一场国际会议。

四国首脑签订的《慕尼黑协定》将捷克斯洛伐克苏台德地区(德意志族聚居区)割让给德国。整个过程捷克代表被拒之门外。

慕尼黑会议的妥协导致德国势力迅速膨胀,英法等国以出卖弱小国家的利益,避免与德国发生冲突。会议是“绥靖政策”的体现,直接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闪电战”又称“闪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常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速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是世界战争史上的革命。;材料:在波兰,德国人第一次展示了其新式的“闪电站”的致命效力。首先,一批批俯冲轰炸机轰炸通讯路线,扩大恐怖氛围和混乱局面。然后,装甲师在敌人的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深入其后方,摧毁运输和通讯设施,将敌方部队切割成碎片。最后是较轻便的摩托化师和步兵师出击,必要时在飞机和大炮的援助下,“肃清”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敌军。

不幸的波兰由于其平坦的地形和老化的军队,正好是一个适合这种战争的“用武之地”。10天内,这次战役的胜负实际上已被决定...9月27日,华沙沦陷。;;材料:二战全面爆发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征服了波兰

4小时征服丹麦

23天征服挪威

5天征服荷兰

18天征服比利时

卢森堡不战而亡

39天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材料:不列颠之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至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的大规模空战。

许多被纳粹德国占领的国家的流亡政府,包括波兰、比利时、法国等撤至英国的空军,也加入了保卫英国的行列。

战争在1941年6月22日以纳粹德国的失败告终,由于损失过多的战机和飞行员,又无法取得英吉利海峡的制空权,登陆英国、迫使英国投降或合作的意图无法实现,德国不得不放弃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开始制定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材料:斯大林预料德国和西方列强迟早会发生冲突,进行一场消耗战,苏联则可因互不侵犯条约而避开战争,直到战争对他它有利时再介入。

这一战略是精明的,然而,他却使苏联自食其果,并且差点毁了这个国家。它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德军和西方军队势均力敌,双方会互相残杀,苏联渔翁得利。

然而事实却恰好相反,德国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征服了所有的对手,使德国成为欧洲大陆的主人,是苏联孤立无援,处于危险境地。;材料:为了能够激起苏联士兵们的战斗意志,在1941年11月,斯大林冒着极大的风险在红场举办了一次独特的阅兵仪式。

这场阅兵仪式似乎不仅鼓舞了苏联军队的士气,还给苏联军队带来了好运。在阅兵仪式结束后,苏联军队从红场离开正向着战场进发的时候,天空突然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强降雪的天气也带来了极低的温度,这对于德军来说可是一个噩耗。;材料:斯大林预料德国和西方列强迟早会发生冲突,进行一场消耗战,苏联则可因互不侵犯条约而避开战争,直到战争对他它有利时再介入。

这一战略是精明的,然而,他却使苏联自食其果,并且差点毁了这个国家。它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德军和西方军队势均力敌,双方会互相残;在亚洲,1931年中国就开始了抗日战争,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接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前往法国诺曼底。诺曼底战役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内容;朱可夫元帅(右二)代表苏联签字受降书;材料:波茨坦会议背景是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的情况下召开的

1945年7月17日美、英、苏3国首脑在柏林近郊的波茨坦举行战时第三次会晤,史称“波茨坦会议”又叫“柏林会议”。

由于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美英苏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材料: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欧洲殖民地的结局。欧洲对殖民地帝国的控制因为第一次世界而被削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