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测量课件-精选版.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1.坐标正算(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2.坐标反算(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 第三节 坐标正算与坐标反算 * 第四节 导线测量 * 测定各导线边的长度和各转折角,根据起算数据,推算出各边的坐标方位角,从而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称为导线测量。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图形,称为导线。 构成导线的控制点,称为导线点。 * 一、导线的布设形式 1.闭合导线 2.附合导线 3.支导线 * 1.闭合导线 A B 1 2 3 4 x 求:1、2、3、4点坐标 已知:?AB , xB , yB 观测:各内角、各连接边 * 2.附合导线 A B x 1 2 3 C D x 已知:?AB , xB , yB ?CD , xC , yC 观测:左角或右角、各连接边 求:1、2、3点坐标 * 3.支导线 A B x 1 2 已知:?AB , xB , yB 观测:左角或右角、各连接边 求:1、2点坐标 * 二、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1.踏勘选点 2.建立标志 3.导线边长测量 4.转折角测量 5.连接测量 * 三、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 目的:求各点坐标 关键: (1)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和分配 (2)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和分配 * 角度检核条件 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闭合导线 附合导线 * 1、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 1 2 3 4 x 5 * 点 号 观测角 (左角) 改正数 改正角 坐标 方位角 距离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点 号 ?x/m ?y/m ?x/m ?y/m x/m y/m 1 2 3 4=2+3 5 6 7 8 9 10 11 12 13 辅助计算 1 2 3 4 5 1 2 ∑ 1 2 3 4 5 1 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 三、附合导线坐标计算 A B 1 2 3 4 C D * 点 号 观测角 (右角) 改正数 改正角 坐标 方位角 距离 m 增量计算值 改正后增量 坐标值 点 号 ?x/m ?y/m ?x/m ?y/m x/m y/m 1 2 3 4=2+3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A B B 1 1 2 2 3 3 4 4 C C D D 辅助计算 ∑ 附合导线坐标计算表 * 第七节 高程控制测量 * 5.竖盘指标差的检验 (1)检校目的:竖盘指标指在正确位置。 (2)检验方法 * 第六节 角度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 一、仪器误差 1.CC不?HH横轴(视准轴误差) 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 度盘 ?C R R C H H 度盘 L L ?C C H H * C C H H i V V 2.HH不?VV(横轴误差) 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 C C H H i V V * 3.水平度盘的偏心差 盘左、盘右观测取平均值 * 4.水平度盘刻划不均匀误差 多测回观测,按180o/ n变换水平度盘位置 5.仪器竖轴倾斜误差 无法采用一定的观测方法加以消除。 在经纬仪使用之前应严格检校仪器竖轴与水准管轴的垂直关系。 * 二、观测误差 1.仪器对中误差 O O′ e B A β β′ δ1 δ2 θ D1 D2 * 2.目标偏心误差 O A A′ α L e δ D * 第四章 距离测量 距离:两点间的水平长度 * 第一节 钢尺量距 * 二、直线定线 在两点的连线上标定出若干个点,这项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按精度要求的不同,直线定线分为: 目估定线 经纬仪定线 * 相对误差K应化为分子为1的分数形式。 * 第二节 视距测量 * 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为: 视线倾斜时高差的计算公式为: * 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 * 一、测量误差的来源 仪 器 观测者 外界环境 观测条件, 称非等精度观测 称等精度观测 相同, 不相同, 第一节 测量误差概述 * 二、测量误差的分类 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 * 1.系统误差 定义: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果误差出现的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特性:累积性。 消除或削减措施: (2)选择适当的观测方法 (1)进行计算改正 * 2.偶然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如果观测误差的符号和大小都不一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