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脑室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ppt

发布:2024-04-06约4.58千字共3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脑室内肿瘤性囊肿

---表皮样囊肿

第31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脑室内肿瘤性囊肿

---表皮样囊肿

鉴别诊断:血管母细胞瘤

囊性肿瘤:CT平扫近脑脊液密度病变,壁结节呈等密度;MRTIWI囊肿为低信号,壁结节为等信号,T2WI囊肿呈高信号,壁结节呈等信号。增强扫描壁结节显著增强。多可观察到流空信号。第3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单发,好发侧脑室三角区,脑脊液信号,壁菲薄呈线状,光滑均匀,无壁结节,囊壁存在与否是本病诊断的关键,脉络丛或透明隔受压移位,无强化三脑室胶样囊肿:起源于神经内胚层,而非神经上皮,好发于第三脑室前部,易引起脑积水,T1WI呈高信号是其特征性表现蛛网膜囊肿:侧脑室多见,等脑脊液密度或信号,有一定的张力,FLAIR呈低信号,DWI低信号脑室型脑囊虫病:T1WI或T2WI信号均高于脑脊液,囊内头节,脑积水,flair囊壁相对环形高信号皮样囊肿:四脑室囊状扩大,信号混杂不均匀,囊壁可含脂肪呈较高信号,囊壁不强化可发生钙化,梗阻性脑积水表皮样囊肿:四脑室,多不规则,见缝就钻的生长特性、囊肿不强化、表皮样囊肿FLAIR未能完全抑制,内见数量不等的絮状稍高信号影、DWI高信号第3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3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主要依靠囊壁的显示,T2及flair显示最佳**CT:高密度,无强化**T1高,T2等低,flair信号未减低,不强化或轻度强化**强化的脉络丛匍匐于囊肿壁表面**T2加权及flair均提示第四脑室内异常混杂信号,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双侧脑室扩大,双侧脑室前角旁白质病变**四脑室囊状扩大,囊壁不规则钙化,囊肿呈均质很低密度**四囊壁因含脂肪呈高信号**三脑室表皮样囊肿关于脑室内囊性病变的鉴别诊断脑室内囊性病变脑室系统解剖学概述脑室内非肿瘤性囊肿脑室内肿瘤性囊肿第2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脑室系统解剖学概述脑室为脑内部充满脑脊液的一组腔隙结构。它延伸至脊髓形成中央管。脑室内表面覆盖有上皮状的室管膜。脑室系统由四个脑室组成:左右侧脑室(第一和第二脑室)、第三脑室、第四脑室及脑室之间的孔洞也包括在脑室系统内:第3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脑室系统解剖学概述

脑室系统铸型第4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脑室系统解剖学概述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再汇入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的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作用: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界振荡损伤;调节颅内压;参与脑和脊髓的代谢;维持正常pH。脑脊液循环途径第6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脑室内非肿瘤性囊肿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三脑室胶样囊肿蛛网膜囊肿脑室型脑囊虫病第7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脑室内非肿瘤性囊肿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

无论是室管膜还是脉络丛上皮均来源于原始神经管内的神经上皮,故统称为神经上皮囊肿。典型的神经上皮囊肿主要包括:脉络丛囊肿和室管膜囊肿,以脉络丛囊肿较常见。见于任何年龄,好发于青年,平均年龄30岁左右,大多数脉络膜丛囊肿于成年时发现可以位于脉络膜丛和脑室典型位置通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没有临床症状第8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脑室内非肿瘤性囊肿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

CT及MR都表现为脑脊液信号MRI表现为囊肿呈类圆形;囊壁T1呈等信号,T2及flair序列呈稍低信号,以T2显示最为清楚,囊壁菲薄呈线状,光滑均匀,无壁结节,囊壁存在与否是本病诊断的关键。DWI上囊液表现同脑脊液,弥散不受限,呈低信号,ADC值较高增强扫描囊壁及囊液不强化仔细观察钙化的脉络膜丛有无移位对确定诊断很有帮助有移位说明有囊肿存在第9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脑室内非肿瘤性囊肿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

第10页,共3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脑室内非肿瘤性囊肿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

图2A-C右侧侧脑室三角区神经上皮囊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