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某工程基坑支护毕业设计.doc

发布:2018-11-09约3.49万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某工程基坑支护毕业设计 第一章 工程概况 拟建中国国际 中心工程(以下简称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外大街甲1号,用地面积12443m2,总建筑面积约131462m2,基坑面积约8300m2(主楼6600,配楼1700)。本工程由主楼及配楼组成,主楼地上15层(局部20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 拟建场地地势基本平坦,场区内尚有部分树木及房屋未拆除。场地北侧距已建6楼(下称永6)10m;场地东侧宣武门外大街人行道紧帖拟建建筑物外墙;场地南侧上斜街距拟建建筑物外墙约11.0m;场地西侧配电房距离拟建建筑物主楼外墙约11.50m。 1.1地质条件 表一 场地地质条件和计算参数 土层 层底标高(m) 层厚(m) 重度(kN/m3) ?(?) c(kPa) m(kN/m4) 回填土 -3.8 3.8 19 35.8 10 4000 粉质粘土 -7.4 4.2 19 36 42 15120 中细砂 -13.2 5.8 19 42 0 28000 粉土 -17.6 4.4 19 38.7 52 10323.8 细砂 -18.4 3.7 19 40 0 28000 卵石 -38.4 20 19 50 0 45000 1.2水文地质条件 勘探深度范围内有三层地下水,第一层为上层滞水,第二层为层间潜水,第三层为潜水。 表二 地下水情况       序号 地下水 类 型 地下水静止水位 埋深(m) 标高(m) 1 上层滞水 1.60~4.90 40.05~43.25 2 层间潜水 13.60~17.20 29.80~31.49 3 潜水 20.05~22.70 23.45~24.95 注:该场区的上层滞水仅在个别钻孔揭露,层间潜水在场区的南部和西部揭露。 第二章 方案论证 2.1 设计思路 2.1.1 基坑边坡支护方案选定原则 (1)、保证土方顺利开挖。 (2)、提供基础施工空间,使基础工程顺利施工。 (3)、确保边坡的稳定安全。 (4)、避免边坡位移和沉降量过大,确保永六楼及其它周边建(构)筑物的安全。 2.1.2 根据现有资料,设计重点考虑了如下问题: (1)、基础埋置深度大,基坑东侧有主干道路,北侧有一六层楼房,基坑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2)、周围及场区内可能地下管线较多,开挖及支护中需注意保护地下管线的安全。 (3)、需重点考虑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问题。 (4)、可能存在的变数。 (5)、 施工场地狭小,将支护形式与现场条件结合考虑。 2.2 设计方案一 :水泥搅拌桩地下连续墙法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要求初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地下连续墙也可行。其中这种地下连续墙对基坑有着支护和防渗的作用。 2.2.1 主要的优点: = 1 \* GB3 ①适用地层广泛,它适宜淤泥质粘土、粘土、砂土、砾石、卵石、漂石和弧石和软岩及硬质岩。 = 2 \* GB3 ②防渗性好可以起到主要的基坑的防渗作用 = 3 \* GB3 ③对周围的地基无扰动。工程实践证明,只要正确稳定液,并在基坑开挖中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周围地基就不会发生大的沉降或出现其他变化。 2.2.2 基坑的稳定分析和计算 通常要考虑两种失稳的计算: = 1 \* GB3 ①地基隆起破坏稳定性的验算方法,以剪切破坏的极限状态将基坑的情况比拟为地基乘受不同荷载,以剪切破坏的极限状态计算地下插入深度见左下图所示 注:-挡土墙背面竖向应力 -基坑内的竖向应力 -土体的重度 在忽略移动土体重时候,则土体的破坏面ACDE由两段直线AC和DE,及一段对数螺旋CD组成。AC和DE分别和水平线成和。 在极限平衡状态时候, 由此可以得到: 经验算可以知道满足设计的要求 = 2 \* GB3 ②坑底土体的管涌利用太沙基法验算抗管涌破坏稳定性的安全系数为 注: -土体的净重,; -墙底处向上渗透的压力, -基坑内土体的有效重度; -墙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