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发热的护理处理与监测.pptx

发布:2025-03-25约3.13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发热的护理处理与监测发热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科学的护理处理与监测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本演讲将深入探讨发热的定义、分类、原因及全面的护理措施。作者:

什么是发热?体温升高的定义发热是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改变导致的体温升高。这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正常体温范围人体正常体温在36.0~37.2℃之间。超过这一范围通常被视为发热状态。

发热的分级1低热37.3oC-38℃2中热38.1~39.0℃3高热39.1~41℃4超高热>41℃

发热的常见原因感染性原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非感染性原因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药物反应代谢性疾病

发热的症状识别1体温升高通过体温计测量发现体温超过正常范围,是发热最直接的表现。2面色潮红面部皮肤血管扩张,呈现红晕状态,尤其在颧骨处更为明显。3全身症状可能伴有头痛、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振等不适感。

发热的监测方法1高热期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密切监测体温变化。2中热期每1-2小时测量一次,观察降温措施效果。3低热期每4-6小时测量一次,关注体温趋势变化。

体温计的选择与使用水银体温计测量精准但含有有毒物质,使用前需甩至35℃以下,测量时间长达3-5分钟。电子体温计反应迅速,约1分钟即可完成测量,操作简便,适合家庭使用。红外额温枪无接触测量,仅需1-3秒,尤其适合传染病疫情期间使用。

发热监测记录的重要性体温曲线图能直观展示患者体温变化趋势,帮助医护人员判断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定时准确记录是临床决策的重要依据。

物理降温方法温水擦浴使用30-35℃温水从四肢开始向躯干擦拭,促进热量散发,适用于38.5℃以上高热。冰袋敷贴将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额头、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加速散热。散热措施适当减少衣物覆盖,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电扇辅助散热,避免过度出汗。

药物降温方法药物名称适用人群注意事项对乙酰氨基酚儿童、成人均可肝功能不全者慎用布洛芬6个月以上可用胃溃疡患者禁用阿司匹林成人儿童禁用,防止瑞氏综合征

发热患者的饮食护理流质饮食高热期以清淡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菜汤、稀粥等。1液体补充每日摄入2000-3000ml水分,可适量添加电解质。2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大量进食,分次少量进食更易消化吸收。3高维生素增加新鲜水果蔬菜摄入,提供丰富维生素支持免疫功能。4

发热患者的环境护理1温度控制保持室温在20-24℃2湿度调节维持相对湿度50-60%3定时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4减少刺激控制光线和噪音

特殊人群的发热护理儿童发热护理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防止惊厥发生适当物理降温按体重计算药物剂量老年人发热护理警惕非典型症状防止脱水加重避免过度降温关注基础疾病变化

发热期间的活动安排高热期严格卧床休息,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活动,保证充分睡眠。中热期以床上活动为主,可进行轻微的肢体活动,避免疲劳。低热期可适当下床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恢复正常生活节奏。

发热患者的心理护理倾听与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不适感受,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缓解焦虑减轻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可通过音乐、阅读等方式转移注意力。鼓励参与让患者适当参与自我护理,增强控制感和自信心。家庭支持鼓励家人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营造温馨的康复环境。

发热并发症的预防发热可能导致脱水、热痉挛等并发症。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充分水分摄入,监测电解质平衡,及时降温处理,避免剧烈活动。

高热的紧急处理1迅速降温立即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冰袋敷贴大血管处,并松开过多衣物。2药物应用按医嘱给予退热药物,注意选择合适剂量和给药方式。3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变化,警惕意识状态改变。4就医指征当体温超过39.5℃且持续不退,或出现惊厥、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就医。

发热期间的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特别是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前、如厕后。佩戴口罩发热患者应佩戴医用口罩,减少呼吸道飞沫传播风险。环境消毒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患者接触的物品表面,保持环境清洁。

家庭护理vs医院护理适合家庭护理情况低热至中热(<38.5℃)精神状态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可正常饮食和休息有家人照顾需要医院护理情况高热持续不退(>39℃)伴有剧烈头痛、呕吐出现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加重婴幼儿高热

发热与新冠肺炎新冠发热特点持续性低热多见可伴有干咳、乏力部分患者嗅觉、味觉减退发热可能迟发或不明显防控措施严格隔离观察进行核酸检测强化个人防护密切接触者管理

发热监测的智能化可穿戴体温监测设备实时连续监测体温变化,数据自动记录并上传云端,异常温度可触发警报提醒。手机APP远程监测家属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患者体温变化,接收异常提醒,便于远程关注病情。热成像筛查系统在公共场所快速筛查发热人员,提高疫情防控效率。

发热的中医护理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