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叶标本的制作.doc
腊叶标本的制作
第一节基础知识
一、为何要进行校园植物标本的制作
3.在人与自然的话题中,植物是较为易感知和有较大影响力的环境因子,因而学生易感悟到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中,通过对植物的深入研究和了解,在更珍爱植物,热爱生活,懂得人与环境的关系的同时,更易激发学生对植物或环境研究的兴趣,在这样的学习兴趣中,不能排除他们已有了一定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又怎能否认这会孕育一个未来的自然科学研究者。
二、校园植物标本的制作
植物标本是指经特殊加工后仍能反映该种植物基本特征、可以长期保存的整株植物或植物体的一部分。植物标本可以分为腊叶标本、浸指标本、实体原型标本、原色标本、种子标本、生态标本等。采集与制作标本是进行资源调查、科研、教学及学术交流等不可缺少的技能和环节。采集制作一套完整的标本,将成为其他形式不可代替的重要资料。下面仅介绍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
(一)植物标本的采集
1.采集前的准备
采集前应先了解学校校园植物方面的资料,了解下各种植物的名称和用途,以便周密安排采集工作。同时应准备采集必需的用品,主要有:标本夹(45cm×30cm方格板2块,配以绳带)、标本纸(吸水性强的草纸若干,折成略小于标本夹的3~5张一叠)、采集袋(塑料袋)、枝剪、标签、记录纸、照相机等
2.采集的时间和地点
一般应该在花果最多的季节采集,3~4月是采集植物标本的理想季节。采集时尽量选择晴朗的天气,如果植物含水过多不利于压干,容易霉变。尽可能采集到不同生境下的植物标本,并在标签上表明采集地点。
4.采集步骤
按预定目标,选择合要求的单株,剪取具代表性枝条25~35cm(中部偏上枝条为宜),依次完成下列步骤:
(1)初步修整。如疏去部分枝、叶,注意留其分枝及叶柄一部分,以示原状况。
(2)挂上标签,填上编号等(一律用铅笔。下同)。同时同地采集的标本无论份数多少,要给与同一编号。(3)记录真实,与标签编号一致,各项内容务求详尽。
(4)采集袋中,待到一定量时,集中压于标本夹中。
(5)有些不便压在标本夹中的肉质叶、大型果、树皮等可另放,但注意均应挂签,编号与枝相同。
(6)注意有毒性、易过敏种类。如蝎子草、漆树等,应慎重。
(7)注意爱护资源,尤其是稀有种类。
(3)标本布局应注意匀称均衡、自然。装订后的标本再一次消毒,为防止标本磨损,在台纸上附上盖纸,或装入塑料袋保存于专门的标本柜中。
3.植物标本的浸制
对那些柔软多汁,不易干燥或干燥后易变形的植物材料,多采用浸泡的方法制作标本浸制过程包括固定和保存两个步骤,根据植物材料颜色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
(1)绿色标本的制作。将绿色植物材料洗净后浸在5%的硫酸铜溶液中,直到材料由绿色变为黄色
再由黄色变为绿色为止。此时可取出材料洗净,然后浸到5%的福尔马林液中保存。
(2)红色标本的制作。某些红色的果实如番茄等洗净后要先浸在用4毫升福尔马林、3克硼酸和400
毫升水配成的处理液中,约1~3天后果实即变成褐色,此时可取出果实向里面注射少量用20毫升10%的亚硫酸、10克硼酸和580毫升水配制而成的保存液,随后将果实长期浸泡在这种保存液中,逐渐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3)紫色标本的制作。紫色葡萄等果实洗净后要先在250毫升福尔马林、500毫升氯化钠饱和溶液再加4350毫升蒸馏水配制成的处理液中浸2~3个月,取出后洗净,放入1%~2%的福尔马林液中长期保存。
(4)白色标本的制作。将白色的花与块根等洗净后放在1%~4%的亚硫酸溶液中,然后长时间置于日光下曝晒,直到标本晒漂成雪白色为止。
三、课后训练
1.对校园植物进行统计,并初步了解各种植物的名称和用途等。
2.对校园植物进行网上鉴定,或请教其他老师及花匠。
3.对校园植物进行标本的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