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doc

发布:2019-07-11约2.4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砖砌雨、污水检查井施工工艺 适用范围 地基承载力较好,地下水位较低的雨、污水管道 施工准备 材料要求 水泥、砂、砖、掺合料及水等经检验合格,其数量应满足施工 需要,质量要满足砂浆拌制的各项要求。 砖、砂浆、盖板砼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井圈、井盖、踏步的选用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机具与设备 砂浆拌制设备、数量、能力应满足现场拌制需要。 作业条件 排水管道检查井基础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表面清理干净整洁。 测设井位轴线位置并标示井底高程(流水面高程)。 所用材料已运至施工现场,数量满足施工需要。 施工用砂浆配合比已完成并满足施工需要。 井室内未接通的备用支线管口已封堵完成。 技术准备 图纸 (标准图集) 会审已完成并进行了设计交底。 施工人员获得了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井位、砂浆等 级等质量要求。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井底基础 → 砌筑井室及井内流槽,表面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 → 井室收口及井内壁原浆勾缝,踏步安装 → 预留支管的安装与井壁衔接处理 → 井身二次接高至规定高程 → 浇筑或安装井圈 → 井盖就位。 3、2 操作办法 1、井底基础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 2、砌筑井室时,用水冲净基础后,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必须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之间灰缝保持1㎝。 3、排水管道检查井内的流槽应与井壁同时砌筑,当采用石砌时,表面应用砂浆分层压实抹光,流槽应与上下游管道接顺,管内底高程应符合本工艺质量标准的要求。 4、砖砌圆形检查井时,应随时检测直径尺寸,当需要收口时,如为四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应大于30㎜;如为三面收进,则每次收进不应大于50㎜;砌筑检查井的内壁应采用原浆勾缝,在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应分层压实,外壁用砂浆搓缝并应压实。 5、砌筑检查井的踏步应随砌随安,位置准确,踏步安装后在砌筑砂浆或砼未达到规定抗压强度前不得踩踏。 6、砌筑检查井的预留管应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口应用低强度等级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7、当砖砌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接高时,应将原砖面的泥土杂物清理干净,再用水清洗砖面并浸透。 8、砖砌检查井接入圆管的管口应与井内壁平齐,当接入管径大于300㎜时,应砌砖圈加固。管子穿越井室壁或井底,应留有30—50㎜的环缝,用油麻、水泥砂浆、油麻—石棉水泥或黏土填塞并捣实。 9、砖砌检查井砌筑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浇筑或安装井圈,盖好井盖。 3、3 冬、雨期施工 1、雨期砌筑检查井时,应在管道铺设后一次砌起井身。为了防止漂管,必要时可在检查井的井室底部预留进水孔,但填土前必须砌堵严实。 2、冬期砌筑检查井时应有覆盖等防寒措施,并应在两端管头加设风挡,必要时可采用抗冻砂浆砌筑。对于特殊严寒地区,管道施工应在解冻后砌筑。 4、质量标准 4、1 主控项目 1、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砖与砂浆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3、井盖的选用符合设计要求,标识明显。 4、井周边回填土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 一般项目 1、井壁砌筑应位置明确,砂浆饱满,灰缝平整,不得有通缝、瞎缝、抹面压光,不得有空鼓、裂缝等现象。 2、井内流槽应平顺圆滑,不得有建筑垃圾等杂物。 3、井室盖板尺寸及预留位置应准确,压墙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勾缝整齐。 4、井圈、井盖应完整无损、安装稳固、位置准确。 5、井室内未接通的备用支线管口应封堵。 6、踏步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7、砌筑检查井质量要求允许偏差见表4—2 检查井质量要求允许偏差 表4—2 序 号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查频率 检 查 方 法 范围 点数 1 井 室 尺 寸 长、宽 ±20 每座 2 用尺量长宽各计一点 2 直 径 每座 2 3 井筒直径 ±20 每座 1 用尺量 4 井 筒 高 程 农田或绿地 +20,-3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5 路 面 与路面规定一致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6 井底 高程 安管 D≤1500 ±1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7 D>1500 ±15 每座 1 8 顶管 D<1500 +10,-20 每座 1 用水准仪测量 9 D≥1500 +20,-40 每座 1 10 踏步 安装 水平及垂直间距 外露长度 ±10 每座 1 用尺量取偏差较大者 11 脚窝 高、宽、深 ±10 每座 1 用尺量取偏差较大者 12 流槽宽度 ±10 每座 1 用尺量 注:1、表中D为管径(㎜)。 2、 接入检查井的支管管口露出井内壁不大于2㎝。 3、农地、绿地中的井口应按有关规范要求高出地面。 5、质量要求 参见《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5、1 预制砼构件,管材进场抽检记录,见表C3-4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