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国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逐月攀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今年上半年我国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逐月攀升
单月进口量连续3个月出现同比下降
(进出口监测预警专题)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以下简称“铁矿砂”)3.1亿吨,价值343.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分别增长4.1%和52.6%;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吨111.2美元,上涨46.5%。
一、今年上半年我国铁矿砂进口的主要特点
(一)进口平均价格连续上扬。今年1月份起,我国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呈现逐月连续上扬态势。其中,继3月份进口平均价格突破每吨100美元之后,4-6月份我国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又连续突破每吨110美元、120美元和130美元,至6月份已达到每吨139.8美元,创2008年10月份以来单月进口平均价格最高纪录,同比上涨1.1倍(下图)。
(二)单月进口量呈现“倒U”走势,其中2季度各月进口量均出现同比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铁矿砂单月进口量呈现“倒U”走势。其中,1季度单月进口量逐月提高,至3月份达到5899万吨的年内最高后,4月份起单月进口量开始逐月下滑,至6月份仅进口4717万吨,下降14.7%,已连续第3个月出现同比下降,降幅较上月扩大11.9个百分点(上图)。
(三)澳大利亚、印度和巴西为进口主要来源地,自东盟和伊朗等新兴来源地进口成倍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自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砂1.3亿吨,增长5.3%,占同期我国铁矿砂进口总量的41.4%;自印度进口6490万吨,增长4%;自巴西进口5964万吨,下降1.9%,上述3大来源地合计占同期我国铁矿砂进口总量的81.7%。同期,我国自南非进口铁矿砂1474万吨,下降11.1%;自东盟和伊朗分别进口841万吨和674.9万吨,分别增长1倍和1.8倍。
(四)国有企业进口主导地位提高,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口量出现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国有企业进口铁矿砂2亿吨,增长7.5%,占同期我国铁矿砂进口总量的64.5%,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同期,私营企业进口4065万吨,下降5.4%;集体企业进口3702万吨,增长15.1%;外商投资企业进口3212万吨,下降11.5%。
(五)进口企业数量超过200家,前20位企业进口集中度有所上升。今年上半年,我国有铁矿砂进口记录的企业共204家,比去年同期净增加9家。其中,进口量前20位企业合计进口铁矿砂1.6亿吨,占同期我国铁矿砂进口总量的51.5%,比重上升4个百分点。
二、近期我国铁矿砂进口量持续回落的主要原因
(一)铁矿砂价格持续高企,企业进口积极性受损。今年以来,延续多年的铁矿砂年度定价机制被季度定价模式所取代,3大矿商连续提高铁矿砂季度定价,2季度品位63.5%的粉矿FOB价为每吨123美元,块矿FOB价格为每吨138美元,比中国钢厂与其约定的“临时价格”高出每吨10美元。同时,63.5%品位的印度粉矿现货价格在4月23日也一度突破每吨190美元高位。受其影响,今年以来我国铁矿砂进口平均价格逐月连续走高,且价格同比涨幅也不断加快。由于国内尚有前期超量进口形成的库存储备,价格不断飙升导致我国企业进口积极性受挫,进口量自4月份起开始持续下滑。
(二)国内钢铁产量连续下降,铁矿砂进口需求受到抑制。随着国家系列调控政策的相继出台,国内房地产逐步降温,汽车、家电等其他用钢行业也出现疲软,导致国内钢材需求下降。5月14日,全国29个重点城市钢材社会库存量上升至1632.9万吨,此后持续在1600万吨左右高位徘徊。受下游需求减少影响,部分钢铁企业在5月份后陆续宣布检修或限产,国内钢材产量开始回落。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日均产量为175.3万吨,较5月份的180.5万吨下降4.8万吨,较4月份182万吨的历史最高点下降6.7万吨。钢材产量减少直接导致我国对铁矿砂的需求大为缩减,截至6月11日,我国19个港口的铁矿砂库存合计达7655万吨,创年内新高。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近期我国取消出口退税、提高准入门槛等多项宏观调控政策涉及钢材行业,钢铁企业“调结构”步伐加快,同时铁矿砂逐渐迈入“金融化”时代,这对国内钢铁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第3季度铁矿砂长期协议价继续上涨,钢铁企业生存状况艰难。由于下游需求低迷,钢材主流产品出厂价格呈现继续走低。尽管目前国内现货市场上的铁矿砂到岸价已出现下跌,但国际矿业巨头仍要求提高第3季度铁矿砂长期协议价格。根据日前日本钢铁企业与澳大利亚矿山最新达成的价格协议,3季度铁矿砂价格将在2季度基础上在上调23%,达到每吨147美元。由于存在巨大的违约成本,而且我国铁矿砂进口依存度较高,一旦短期违约,未来还可能遭受3大矿商断供的威胁,因而即便现货价比长协价便宜18%左右(不考虑海运费),但国内大型钢企仍不得不以高价履行长期协议矿。在钢价低迷、上游成本高企的情况下,3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