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招贴设计——瑞士风格.ppt

发布:2016-11-04约4.63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招贴设计 Poster Design 招贴设计 Poster Design WWW.COMPANYSITE.COM | INFO@COMPANYSITE.COM | +12 34 567 890 | LONG STREET 12345, CITY, COUNTRY 招贴设计 Poster Design 招贴设计 Poster Design WWW.COMPANYSITE.COM | INFO@COMPANYSITE.COM | +12 34 567 890 | LONG STREET 12345, CITY, COUNTRY ——瑞士风格 Swiss style 招贴设计 Poster Design 所谓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属于户外广告,分布于各处街道、影(剧)院、展览会、商业区、机场、码头、车站、公园等公共场所,在国外被称为“瞬间”的街头艺术。 虽然如今广告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理论、新的观念、新的制作技术、新的传播手段、新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但招贴始终无法代替,仍然在特定的领域里施展着活力,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广告宣传作用,这主要是由它的特征所决定的。 * ——定义 招贴设计 一、瑞士风格的发展历史 二、瑞士风格的特点 三、瑞士风格的奠基人物 四、主要流派及代表人 五、其他重要设计师 六、瑞士风格的发展 * ——目录 招贴设计 一、瑞士风格的发展历史 瑞士是二战前后世界最重要的平面设计交流中心,涌现了许多重要的平面设计家。 二战后的欧洲,新的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逐渐发展起来。瑞士的平面设计家在战前德国现代主义、荷兰风格派、俄国构成主义平面设计的功能主义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冷漠的、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平面设计风格来。 瑞士的招贴发展中心有两个,一个是苏黎世,另一个是巴塞尔。 * ——瑞士风格 战后招贴的发展与风格流派 二、瑞士风格的特点 1.最为突出的表现就在于注重字体设计在招贴中的传达信息作用。 2.瑞士招贴追求几何学的严谨、简洁明快的新的版面编排体系,准确而非个人化。 3.在线条使用上,首次提出招贴中“余白”的概念。 4.形成了高度功能化、非感情、理性化的独特风格。 * ——瑞士风格 战后招贴的发展与风格流派 三、瑞士风格的奠基人物 50年代初期,瑞士设计家马克斯?比尔(Max Bill)、马克斯?胡柏(1919-)、安东?斯坦科夫斯基(Anton stankowski , 1906-)、亚德里安?弗鲁提格(Andrian Frutiger,1928-)、艾米尔?鲁德(Emll Ruyder,1914-1970)、艾明?霍夫曼(Armin Hofmann , 1920-)、里查?罗谢(1902-)、约瑟夫?穆勒-布罗克曼(1914-)、汉斯?纽堡(1904-)、卡洛?威瓦列利(1919-)等人。 发展出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来,其中包括新的字体“通用体”( Univers)和现在非常流行的“赫维提卡体”( Helvetica)。 * 战后招贴的发展与风格流派 ——瑞士风格 * 约瑟夫?穆勒?布洛克曼 注重视觉设计元素的强度和明晰度,使之适合功能性传播的要求,强调抽象、具象图形的高度概括、简洁,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性。 在数学比例、几何空间分割、无衬线字体运用等方面具有独到的创新意识。 (Josef Müller-Brockmann) 鲁德 (Emil Ruder)、 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统一、字体的易读性和信息传达功能、画面“余白”的运用及其空间的比例分割,追求动态平衡效果,以及各种对比关系产生的视觉效果。 倡导将图形、照片、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构筑在数学网格上,并使之出现秩序、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 艾明?霍夫曼 (Armin Hofmann) major schools and the representatives 主要流派及代表人 苏黎世学派 巴塞尔 学派 * 风格特点 约瑟夫?穆勒?布洛克曼是20世纪50年代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的奠基人。 德国的包豪斯学院解体后,瑞士的设计师继承了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发展出一种网格结构系统,在数理逻辑的基础上将版面分割出一系列分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