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 Unit 4 Public transport Section Ⅰ Reading (Ⅰ)(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教师用书)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选修7.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4PublictransportSectionⅠReading(Ⅰ)(WelcometotheunitReading)(教师用书)说课稿牛津译林版选修7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Unit4PublictransportSectionⅠReading(Ⅰ)(WelcometotheunitReading)(教师用书)说课稿牛津译林版选修7
教学内容
教材:牛津译林版选修7Unit4PublictransportSectionⅠReading(Ⅰ)(WelcometotheunitReading)
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公共交通展开,包括公共交通的历史、发展现状以及不同交通方式的优缺点。通过阅读文章,学生将了解公共交通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本节课还涉及公共交通对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学生将通过阅读理解公共交通安全、环保等话题,提升语言能力;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公共交通系统,增强文化意识;在分析交通问题与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提高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英语学习上既有一定的基础,也存在个体差异。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基本的英语语法和词汇掌握较好,但具体到公共交通这一具体话题,学生的背景知识可能有限,对公共交通的历史、现状以及不同国家的交通系统了解不多。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处理一般难度文章,但在深入分析文本、提炼观点和进行批判性思考方面还有待提高。素质方面,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但可能缺乏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教师的指导,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学习压力,部分学生可能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表现为课堂参与度不高。这些情况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以下影响:
1.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入真实情境和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应提供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牛津译林版选修7Unit4Publictransport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如不同交通工具的图片、城市交通布局图等,以及与公共交通相关的视频资料。
3.互动工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等,以便展示多媒体资源。
4.教学活动材料:设计小组讨论卡片,用于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和互动交流。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城市公共交通的繁忙场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公共交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已知的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私家车等,为学习新的公共交通方式做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公共交通的历史发展、不同类型(如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的特点和功能。
-举例说明:通过具体城市(如伦敦、纽约、北京等)的公共交通系统实例,展示公共交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应用。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国家公共交通系统的优缺点,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国家,研究该国公共交通系统的特点,并制作简报或海报。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小组都能完成研究任务。
4.活动展示(约10分钟)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包括公共交通系统的介绍、优缺点分析和改进建议。
-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就不同小组的展示内容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补充。
5.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公共交通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在环境保护和城市交通规划中的作用。
-提出思考问题,鼓励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思考公共交通的未来发展趋势。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所在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并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
-作业要求:注意文章的结构、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