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太阳能污水处理技术确认件.pdf

发布:2017-05-12约5.9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技术 浙江大学浙大水业有限公司 技术发明人:邓冶 摘要:中国水资源缺乏和水污染严重地制约着我国总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基础设 施滞后和管理水平低下抑制了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现国家正在加大力度扶 持新农村水改项目,农村地区的水环境治理应成为我国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 学、客观地对该农村污水处理进行技术开发,按照建设相关环保法规、标准的规定,为了节 约用水、保护环境以及增加社会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本文从农村实际的产污角度、排放规 律研究了采用太阳能微动力治理治理村镇污水的技术。 关键词:太阳能微动力;村镇污水处理; 环境效益;社会效益 一、 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 1.1 设计原则 在充分了解实际的农村村镇运行水质、水量并充分参考类比村镇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该污水处理工艺设计应采用如下原则: ①以农村村镇总体规划建设为指导,结合污水处理系统工艺特点,充分考虑内外结合,使污 水处理项目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的工程项目。 ②选择稳妥可靠、技术先进、投资省、运行费用低、管理简便、运行灵活的污水处理设备和 仪器,为本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③按照环保政策的要求进行设计,出水达到一级B 排放标准。 1.2 乡镇污水处理工艺确定 通过以上对农村村镇污水水质、水量特点的具体分析、处理工艺经济技术比较以及排 放标准的要求,我们认为项目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该村镇排放污水具有一定的间歇性,水质、水量的不稳定性,需进行一定调节稳定措施。 ②污水处理采用工艺必须稳定可靠,处理效果好,运行费用合理,管理维护方便,减少人为 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③在村的各户排污点污水宜尽量集中处理,提高效率,避免分散处理,增加成本与运行管理 费用,如管网增加投入较大,可适当增加处理点。 排放污水含有机质多、浓度较高且悬浮物含量较大,污水B/C=0.30~0.50,可生化性较 好,同时在本工程中出水水质要求较高。 因此,我们从投资规模适度、处理效果稳定可靠、管理维护方便、运行费用合理等角度 出发,结合在该类污水处理工程方面的实践经验,具体太阳能微动力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 -1。 图3-1 农村村镇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示意图 1.3 工艺流程简述 首先,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后首先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格栅井,内部设有过滤格栅,对 污水中悬浮物进行处理去除。经过格栅处理后水中粗粒、不溶性COD、SS 等大大降低,栅渣 通过人工定期清理外运安全处理。 经过滤格栅去除部分悬浮物,以及大颗粒悬浮的有机、无机等物质后的污水,进入厌氧 池,在此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使大分子复合链的有机物氧化为小分子单链 的有机物。污水和从沉淀池回流的含磷污泥,在厌氧状态下释放出磷,在太阳能好氧池内可 吸收大量的磷,从而通过排放污泥进行去磷。污水中的部分氨氮,在太阳能好氧池内被转化 为NH -N。经过回流泵污水进入缺氧池,反硝化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碳源,将回流混合 3 液中带入的大量NO -N 和NO -N 还原为N 释放至空气,从而去除氨氮。 3 2 2 在经过太阳能好氧反应后,污水中的污染有机物已经被微生物基本消解,混合液流入沉 淀池进行沉淀处理。为保证生化池的污泥浓度,将沉淀池的污泥回流到前池中。 经沉淀池处理后的水已是合格的水,为保证处理出水的稳定性及提高出水水质,设计出 水经过多介质池进行吸附过滤后再进行排放。 多介质池后出水后即可稳定的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版标准》(GB18918-2002) 一级B 标准,达标排放。 1.4 设计的工艺削污 本系统各单元设计处理效果见下表。 表5-3 系统各单元预期处理效果表 项目 COD BOD SS NH -N TP cr 5 3 污水进水 浓度(mg/L) ≤350 ≤150 ≤20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