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与构造.ppt
施工工序:场地清理→工程测量放线→基槽开挖→C10砼垫层施工→砌筑毛石→墙后滤石层施工→勾缝、抹面→质量检测→资料整理→分项工程竣工验收等;01毛石过分凸出的尖角部分应用锤打掉;斧刃石(刀口石)必须加工后,方可砌筑;02砌体采用座浆法错缝砌筑,严禁干砌或投石填心的做法;03应将大小不同的石块搭配使用,不得将大石块全部砌在外面,而墙心用小石块填充;045.2.砌体挡墙施工e.毛石砌体宜分皮卧砌,各皮石块应利用自然形状经修凿使能与先砌石块错缝搭砌;f.砌乱毛石墙时,毛石宜平砌,不宜立砌:每一石块要与左右、上下的石块有叠靠,与前后的石块有交搭,砌缝要错开,使每一石块既稳定又与其四周的其他石块交错搭接,不能有松动、孤立的石块;g.毛石砌体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每O.7m2墙面至少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应大于2m;拉结石的长度,当墙厚≤400mm时,应与墙厚相等,当墙厚大于400mm,可用两块拉结石内外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0mm,且其中一块长度不应小于墙厚的2/3;毛石墙的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毛石墙石块之间的空隙(即灰缝)≤35mm时,可用砂浆填满,>35mm时,应用小石块填稳填牢,同时填满砂浆,不得留有空隙;砂浆根据试验室提供的砂浆配合比进行配料称量,砂浆采用机械拌和,投料顺序为先投砂、水泥,拌合后另加水,拌和时间自投料完毕算起,不少于90秒,随拌随用;砂浆宜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砌筑高度不宜超过1.2m/天,正常气温下停歇4h后可继续砌筑;石块经铺砌稳定后不得随意移动和碰撞,如必须移动时,应将石块垂直向上提起,不得撬碰邻石的固结;再砌时,必须将原有砂浆刮除,重新铺浆砌筑;结合地质情况及墙高墙身截面变化情况,挡墙必须设置变形缝,纵向间距10~25m,缝宽20~30mm,缝中填塞沥青麻筋、沥青木板或其它弹性的防水材料,沿内外顶三方填塞深度不小于200mm;砌筑时必须认真跟线,在满足墙体里外皮错缝搭接的前提下,尽可能将石块较平整的大面朝外砌筑;n.严禁出现水平通缝,墙趾、墙踵与墙身联结处不得出现垂直通缝;毛石挡墙勾缝应保持砌合的自然缝;勾缝完毕,应清扫墙面。P.墙面勾缝应深浅一致、搭接平整并压实抹光,不得有丢缝,开裂等缺陷;5.3泄水孔施工STEP1STEP2STEP3STEP4为排出墙后积水,挡墙墙身必须设置直径不小于100mm的PVC管泄水孔,并按5%的坡度安设;水平及竖向间距1.5~3.0m,上下排梅花状布置,底排泄水孔出水口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泄水管安设时,应在泄水管周边满铺砂浆,再砌毛石,以免泄水管受压破损;泄水孔进口处采用无纺布包扎,其后设置反滤层(卵石、砂砾石等),反滤层下部为不少于300mm厚的夯实粘土层。重力式挡土墙构造及设计简介富力项目挡墙实例二、设计依据
124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23412543《公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5-2001);《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234513砌体挡墙:以堆砌或浆砌石或砖块等构筑的挡墙。322钢筋混凝土挡墙: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现浇而成的挡墙。1挡墙:在开挖明堑、填方陡坎边界地段,为支挡土体,保证其稳定而修筑的结构物。三、术语释义14重力式挡墙:依靠墙体本身重量抵抗土压力的构筑物。25悬臂式挡墙:通常由钢筋混凝土墙板组成,靠自重与底板上土重抵抗土压力,断面常呈倒T型或L型的挡墙。36扶壁式挡墙:断面呈倒T型或L型,墙背面纵向按一定间距设置支垛的构筑物。7锚杆式挡墙:用水泥砂浆把钢杆或多股钢丝索等锚固在岩土中,作为抗拉构件以保持墙身稳定,支挡土体的支护结构。018锚碇板挡墙:一种由墙面系统、钢拉杆、锚定板和填土共同组成的轻型挡墙。029加筋土挡墙:利用土内拉筋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限制墙背填土侧胀,或以土工织物层层包裹土体,以保持其稳定的由土和筋材建成的挡墙。03挡土墙形式的选择
挡墙选用应该综合考虑场地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