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 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健康心理学 定义: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 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 对稳定的状态。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许又新(1998) 体验标准:指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的状 况,是否有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 我评价。 操作标准: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 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 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 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发展标准:着重对个体心理发展状况进行纵向考 察与分析。 心理健康十标准(郭念峰) 心理活动强度:对精神刺激的抵御能力。 心理活动的耐受力: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承受 能力。 周期节律性: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性的稳定程 度。 意识水平: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 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暗示性:易受暗示的人,很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 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 会使心理活动不稳定。 心理健康十标准(郭念峰) 康复能力: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 心理自控力:心理活动的自我控制能力。 (情绪、情感、思维等精神活动) 自信心: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 社会交往:能否与人正常交往的能力。 环境适应能力:当生活环境突然发生变化时, 能否很快采取各种方法去适应 的能力。 心理正常与不正常的区分: 心理正常: 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以及部分可疑性精神症) 心理不正常: 变态人格、确诊的神经症及各类精神障碍 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 病程:不到三个月为短程,评1分;三个 月到一年为中程,评分2分;一年 以上为长程,评分3分。 精神痛苦的程度: 轻度者可以自己主动设法摆脱,评1分;中度者自己摆脱不了,须靠别人的帮助或脱离环境,评2分;重度者完全无法摆脱,评3分。 神经症与正常的分界线 社会功能:轻度者能照常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只有轻微防碍者,评1分;中度者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评2分;重度者完全不能工作、学习和人际交往,评3分。 如果总分为3,不够诊断为神经症;总分不小于6,神经症的诊断可以成立;4~5分是可疑病例,需进一步观察确诊。 健康心理学 诞生于美国,28年历史。 健康心理学的工作领域: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防御压力的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 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健康心理学 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患者的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情绪低落 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健康心理学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1、心理问题: 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 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没有严重破坏社会 功能以及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 态。 健康心理学 2、严重心理问题 定义: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 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 泛化。有时伴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健康心理学 3、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 已接近神经症,也可以说是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焦虑 焦虑症状: 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 精神运动性不安。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健康心理学 压力与健康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 种认知行为体验过程。 (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 压力与健康 压力源的种类: 生物性压力源: 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 精神性压力源: 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是一组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 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包括: 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