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docx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冲刺讲义题型讲解
2.案例题(含实操题):120分
复习建议
房屋建筑(土建)知识点复习为主,装饰装修为辅。
历年真题知识点,区别对待:
⑴选择题:历年真题是宝,复习历年考点,抓住选择题核心考点。
⑵案例题:17~18年考点可不看,15~16年考点选择性看。
复习方式要突出“背”。
市面上辅导资料质量很差,切勿盲目做题。
冲刺讲义总体介绍
第一篇:施工技术及质量篇
一、混凝土及相关知识
模板工程
⑴模板起拱高度(≥4m,1/1000~3/1000,计算)
⑵后浇带的模板及其支架应独立设置,独立拆除。
⑶模板拆除相关规定
①拆除顺序: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后拆承重部分。
②拆模之前要办理拆模申请手续,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③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结构
≥100%
混凝土强度判定:同条件养护试件方法。
④侧模拆除条件:当混凝土强度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模受损伤时。墙体大模板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⑤对于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钢筋张拉前拆除;底模及支架必须在钢筋张拉完毕后拆除。
⑥快拆支架体系的支架立杆间距不应大于2m。拆模时应保留立杆并顶托支承楼板,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按跨度2m确定。
例:某跨度8m的砼楼板,设计强度等级C30,模板采用快拆支架体系,支架立杆间距2m,拆
模时混凝土的最低强度是(
)MPa。
A.15
B.22.5
C.30
D.25.5
附加问题:若采用普通模板支撑体系,拆模时混凝土的最低强度是( )MPa。
钢筋工程
⑴复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重量偏差和弯曲性能(成型钢筋不复验)。
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测报告时,可仅检验重量偏差。
⑵重量偏差检查
①原材:依据《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2017和《钢筋
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2018
钢筋牌号
直径6~12mm
直径14~20mm
直径≥22mm
HPB300
6%
5%
---
HRB/RRB系列
4%
试样随机从不同根钢筋上截取,数量不少于5支,每支试样长度不小于50mm,应精确到1毫米。
②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盘卷钢筋调直之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查,重量负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钢筋牌号
直径6~12mm
直径14~20mm
HPB300
10%
---
HRB/RRB系列
7%
6%
理论重量(kg):取理论重量(kg/m)与3个试件调直后长度之和(m)的乘积。实际重量(kg):3个钢筋试件的重量之和(kg)。
⑶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钢筋不宜焊接、不得绑扎连接。
⑷钢筋加工包括调直、除锈、下料切断、接长、弯曲成型等。
①冷拉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带肋钢筋不宜大于1%。
②钢筋切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
③宜在常温状态下加工。
④弯折一次到位,不得反复。
混凝土工程
⑴原材料
①水泥复验指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
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等级且连续进场的水泥检验批划分:袋装200t,散装500t。
②粗骨料:碎石或卵石。对于实心混凝土板,最大粒径≤板厚1/3,且≤40mm。复验指标: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及石子的非活性骨料检验。
③细骨料:宜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砂或中砂(Ⅱ区中砂)。
复验指标:筛分析、泥块含量、含水率、吸水率及非活性骨料检验。
④矿物掺合料
活性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硅灰、沸石粉。非活性矿物掺合料:磨细石英砂、石灰石、硬矿渣。
⑵混凝土输送采用泵送方式时,泵管内径及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
粗骨料最大粒径
泵管内径
自由倾落高度
≤25mm
≥125mm
6m
>25mm,≤40mm
≥150mm
3m
自由倾落高度不满足时,加串筒、溜管、溜槽。
⑶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已浇筑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应小于1.2N/mm2。
②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
③在浇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预应力工程
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