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工学简明教程习题集锦(第二版_秦曾煌).doc

发布:2017-08-17约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章 直流电路 习题参考答案 二、判断题: 1. 理想电流源输出恒定的电流,其输出端电压由内电阻决定。 (×) 2. 电阻、电流和电压都是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 (×) 3.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根本原因。因此电路中有电压必有电流。 (×) 4. 绝缘体两端的电压无论再高,都不可能通过电流。 (×) 四、计算题 1.8 应用等效电源的变换,化简图1.7所示的各电路。 解: 1.9 试用电源等效变换的方法,求图1.6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解:利用电源等效变换解题过程如下: 由分流公式可得:I=5(A) 1.10 试计算题1.9图中的电流I。 解:由于题目中没有要求解题方法,所以此题可用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等方法进行求解,下面用戴维南定理求解。 (1)先计算开路电压,并将电流源化成电压源,如下图。 (A) UOC=-2+12-6×2/3=6(V) (2)再求等效电阻Rab 将恒压源和恒流源除去,得电路如图。 (Ω) (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 (A) 1.11 已知电路如图1.10所示。试应用叠加原理计算支路电流I和电流源的电压U。 解:(1)先计算18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A) (V) (2)再计算6A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A) (V) (3)两电源同时作用的电流和电压为电源分别作用时的叠加。 (A) (V) 1.12 电路图1.11所示,试应用叠加原理,求电路中的电流I1、I2及36Ω电阻消耗的电功率P。 解:(1)先计算90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A) (A) (A) (2)再计算60V电压源单独作用时的电流和电压,电路如图所示。 (A) (A) (A) (3)两电源同时作用的电流和电压为电源分别作用时的叠加。 (A) (A) (A) (4)36Ω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 (W) 1.13 电路如图1.8所示,试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的电流I 解:(1)先计算开路电压,并将2A、6Ω电流源化成电压源,如下图。 由于此电路仍为复杂电路,因此求开路电压仍可用所有分析计算方法计算,现用支路电流法进行求解,设各支路电流及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由KCL和KVL得: 解得:I1=8/9(A),I2=4/9(A),I3=-4/3(A) (V) (2)再求等效电阻Rab 将恒压源和恒流源除去,得电路如图。 ∥(Ω) (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 (A) 1.14 电路如图1.12所示,试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的电流I。 解:(1)先计算开路电压,并将3A、6Ω电流源化成电压源,如下图。 由于此电路仍为复杂电路,因此求开路电压仍可用所有分析计算方法计算,现用支路电流法进行求解,设各支路电流及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由KCL和KVL得: 解得:I1=4/3(A),I2=-1/2(A),I3=5/6(A) (V) (2)再求等效电阻Rab 将恒压源除去,得电路如图。 Rab=4∥6∥12=2(Ω) (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 (A) 1.15 电路如图1.11所示,试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的电压U。 解:(1)先计算开路电压,如下图。 UOC=-1×16+1=-15(V) (2)再求等效电阻Rab 将恒压源和恒流源除去,得电路如图。 Rab=1(Ω) (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 (A) U=4I=4×()=-12(V) 1.16 电路如图1.11所示,如果I3=1A,试应用戴维南定理,求图中的电阻R3。 解:(1)先计算开路电压,如下图。 (A) (V) (2)再求等效电阻RAB 将恒压源除去,得电路如图。 (Ω) (3)由戴维南定理可知,有源二端网络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如图。 当I3=1A时,则 所以 R3=80-4=76(Ω) 1.17 电路如图1.14所示,已知15欧电阻的电压降为30V,极性如图1.14所示。试计算电路中R的大小和B点的电位。 解:设R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如图所示。 由KCL可知 I2=2+5=7(A) ,I=I2-2-3=2(A), (A) 由KVL得,(绕行方向选顺时针方向) U-100+30+5I2=0 U=100-30-35=35 (V) (Ω) 1.18 试计算图1.15中的A点的电位:(1)开关S打开;(2)开关S闭合。 解:(1)当开关S打开时,将电位标注的电路复原为一般电路,如图(a)所示。 由KVL得 (3+3.9+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