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风险管理培训.解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培训课程设计 第一章:法规指南标准要求 第二章: 我们需要做什么 第一节:确立风险的管理原则 第二节:确立风险管理的框架 第三节:风险管理的流程 第四节:风险管理的文件化要求 第三章:我们如何做 第一节:质量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 第二节:质量风险管理应用示例 法规指南标准要求 ◆ISO31000-2009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ISO31010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ISO14971-2009 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GB/T24353-2009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ICHQ9 质量风险管理 ◆ICHQ8 药品研发 ◆ICHQ10 质量管理体系 ◆ICHQ11 原料药的工艺开发和生产 法规指南标准要求 ◆欧盟GMP附录20 质量风险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 质量风险管理指南(草案) ◆PDA第44号技术报告 《无菌过程质量风险管理》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 企业风险管理 ICHQ9 ICH质量地图 ICH质量地图 新版GMP风险管理相关要求 GMP条款:(其中提到风险24处) 第四节 质量风险管理 第十三条 质量风险管理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采用前瞻或回顾的方式,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控制、沟通、审核的系统过程。 第十四条 应当根据科学知识及经验对质量风险进行评估,以保证产品质量。 第十五条 质量风险管理过程所采用的方法、措施、形式及形成的文件应当与存在风险的级别相适应。 新版GMP风险管理相关要求 第一百三十三条 产品回收需经预先批准,并对相关的质量风险进行充分评估,根据评估结论决定是否回收。回收应当按照预定的操作规程进行,并有相应记录。回收处理后的产品应当按照回收处理中最早批次产品的生产日期确定有效期。 第一百三十四条 制剂产品不得进行重新加工。不合格的制剂中间产品、待包装产品和成品一般不得进行返工。只有不影响产品质量、符合相应质量标准,且根据预定、经批准的操作规程以及对相关风险充分评估后,才允许返工处理。返工应当有相应记录。 第一百三十八条 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确认或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当经过风险评估来确定。 第一百八十七条 每批产品应当检查产量和物料平衡,确保物料平衡符合设定的限度。如有差异,必须查明原因,确认无潜在质量风险后,方可按照正常产品处理。 新版GMP风险管理相关要求 第二百五十二条 企业应当建立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系统,对投诉、召回、偏差、自检或外部检查结果、工艺性能和质量监测趋势等进行调查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调查的深度和形式应当与风险的级别相适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系统应当能够增进对产品和工艺的理解,改进产品和工艺。 第二百五十五条 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对所有生产用物料的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会同有关部门对主要物料供应商(尤其是生产商)的质量体系进行现场质量审计,并对质量评估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行使否决权。 主要物料的确定应当综合考虑企业所生产的药品质量风险、物料用量以及物料对药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等因素。 企业法定代表人、企业负责人及其他部门的人员不得干扰或妨碍质量管理部门对物料供应商独立作出质量评估。 第二百七十条 应当主动收集药品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应当详细记录、评价、调查和处理,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按照要求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新版GMP风险管理相关要求 GMP无菌药品附录: (其中提到风险15处) 第十条 应当按以下要求对洁净区的悬浮粒子进行动态监测: (一)根据洁净度级别和空气净化系统确认的结果及风险评估,确定取样点的位置并进行日常动态监控。 (八)应当按照质量风险管理的原则对C级洁净区和D级洁净区(必要时)进行动态监测。监控要求以及警戒限度和纠偏限度可根据操作的性质确定,但自净时间应当达到规定要求。 第八十条 无菌检查的取样计划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样品应当包括微生物污染风险最大的产品。无菌检查样品的取样至少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无菌灌装产品的样品必须包括最初、最终灌装的产品以及灌装过程中发生较大偏差后的产品; (二)最终灭菌产品应当从可能的灭菌冷点处取样; (三)同一批产品经多个灭菌设备或同一灭菌设备分次灭菌的,样品应当从各个/次灭菌设备中抽取。 新版GMP风险管理相关要求 GMP生物制品附录: (其中提到风险3处) 第五十一条 对用于实验取样、检测或日常监测(如空气采样器)的用具和设备,应当制定严格的清洁和消毒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应当根据生产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