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防治.ppt

发布:2025-03-16约2.78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防治随着世界人口寿命的不断增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01全世界患该病的总人数超过2亿,造成骨折有130-160万。02我国老年人口绝对数最多,目前预测患骨质疏松症患者约有8400万,占总人口6.6%.03据统计,目前骨质疏松症已是世界常见病、多发病居第七位。04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骨质在无声无息中流失30-35岁:骨量开始流失36-49岁:缓慢减少50-69岁:迅速减少70岁以上:持续减少过程: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骨折骨质疏松症的危害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随增龄(或妇女绝经后)发生的骨质疏松。02骨质疏松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退行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伴有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01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定义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水平下降?以老年女性为明显1骨吸收大于骨形成2营养因素钙、磷、镁、摄入量不足蛋白质微量元素氟、锌等。3它们与骨质疏松有密切关系。4病因及发病机理运动量的多少、体重的轻重肌肉发达与否、日光照射机械性应力、物理因素与骨峰值的高低有密切关系病因及发病机理低骨量峰值与基因、内分泌、营养和机械因素有关绝经期后过度的骨丢失遗传因素(瘦小身材、维生素D受体基因缺陷)内分泌因素(缺乏激素、活性维生素代谢产物缺乏、抵抗维生素)生活方式(少活动、低钙饮食、维生素D缺乏、嗜烟、咖啡)骨量:机制:骨质疏松发生的决定因素215初期,由安静状态开始活动时出现腰背痛,此后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腰背痛在日常活动如用手向上持物、绊倒、用力开窗等情况下诱发或加剧。有时,可伴有四肢放射性痛和麻木感。4胸、腰椎骨出现新鲜压缩性骨折时,腰背部疼痛剧烈。3疼痛常在久坐、久立等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时加剧。腰背酸痛是骨质疏松患者的最常见症状。临床表现(1)01身材缩短,主要是由于椎体压缩和驼背所致,02坐高与身高的比例缩小,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之一。身材缩短,驼背是继腰背酸痛后的又一重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2)骨折是骨质疏松症主要后果,给病人造成的痛苦最大,并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甚至缩短寿命。临床表现(3)桡骨远端骨折(Colles骨折),好发部位一在日常活动中,即使没有明显的较大外力作用,便可发生骨折;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骨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的特点:二骨折发生部位比较固定,主要表现为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减少,严重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骨质疏松症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后弯、胸廓畸形,可引起多个脏器的功能改变,其中呼吸系统表现最为突出。呼吸系统改变临床表现(4)诊断1.X射线诊断法:2.骨矿质密度(BMD)测量法:运用单光子(SPA)、双光子(DPA)、双能X射线(DEXA)及定量CT(QCT)法测定骨矿物质的含量及骨的结构,骨的转换状态病因诊断骨质疏松的骨密度诊断标准正常:骨密度(BMD)在-1.0SD以内。骨量减少: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量峰 值-1~-2.5SD为预测骨折的危险定期检查骨量是必要的,低骨量是引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主要风险因素骨质疏松症:骨密度低于同性别骨量峰 值-2.5SD骨形成的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KP)骨钙素(BGP)骨吸收的指标:尿钙、尿羟脯氨酸、胶元交联物的尿吡啶啉(Pyd)血酸性磷酸酶(TRPA)骨转换的生化检查非药物性预防(1)12特别推荐直接增加富钙饮食如牛奶及奶酪,减少富磷食物如可口可乐。每天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如VitD、K、B6及B12。饮食疗法通过运动,骨的生长可能得到特别的调节可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丢失以及改善肌肉和增加灵活性,从而减少跌倒及其不良后果。体育锻炼非药物性预防(2)减少饮酒酒精引起器官损害抑制钙和维生素D的摄取,还抑制维生素D的活化。酒精还直接对抗成骨细胞的作用酒精性骨质疏松还伴有极其显著的骨小梁断裂。戒烟吸烟加速骨质的吸收。吸烟也加速了雌激素灭活和分解。跌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的相关因素提倡改善生活方式,尽可能的减少意外发生,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合并使用一些增加跌倒倾向的药物。骨质疏松的治疗目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新的骨折率;减少骨量丢失,抑制过快的骨吸收;提高骨密度缓解造成全身活动障碍的疼痛;DCBAE钙:正常成人每天需钙量为1~ 1.5g。药物治疗(1)作用骨矿化的药物(1)钙:正常成人每天需钙量为1~ 1.5g。据统计,中国人钙摄入量400mg/日。老人肠道吸收钙能力较差,饮食摄入量常常不足。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