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上【知识精研】高一生物(浙科版2019必修2).pptx
第三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二节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赞DNA探究历程(来自AI)
昔时孟氏植园忙,豌豆杂交规律彰。
遗传因子初探觅,遗传奥秘始端详。
萨顿类比提假设,摩尔根研证果强。
格里菲思寻转化,艾氏析证核酸昂。
赫尔希与蔡斯验,同位素标论短长。
查哥碱基比例测,沃森克里克模创。
双螺旋开新世界,探究之路绽荣光。;一、DNA模型建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A);一、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DNA分子的结构;证据:根据古伦德(JGulland)于1948年得出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的结论,着手建立氢键结合模型;获得了富兰克林实验的关键性资料,建立了一个碱基在内侧、糖-磷酸骨架在外侧的模型;根据碱基比和衍射图等资料推测DNA的复制具有互补性,利用结晶学等思路解决了碱基互补问题。
;沃森、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沃森在浙大;沃森、克里克和英国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因发现DNA双螺旋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奖。;二、DNA分子结构及特点;核苷酸形成核酸的连接方式;DNA的结构特点:;DNA的结构特点:;根据DNA的分子结构模式图,说出图中1-10的名称。;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A=T,C=G,A+G=C+T
故(A+G)%=(A+C)%=(T+C)%=(T+G)=50%;(5)某生物细胞DNA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
分子数占18%,则鸟嘌呤的分子数占.;三、碱基排列顺序编码了遗传信息;小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