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一氧化碳性质.ppt

发布:2024-01-26约2.73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你还知道二氧化碳(CO2)的性质吗?1.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2)ρCO2ρ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CO2能溶于水(1:1);(不能用排水取气法收集)4)干冰易升华.(固体CO2叫干冰)2.化学性质:1)不支持燃烧,也不可燃烧2)不支持呼吸;3)能与水反应CO2+H2O===H2CO3H2CO3===CO2↑+H2O(碳酸不稳定性)4)能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此反应常用于检验CO2)高温5)CO2+C===2CO(吸热反应)第2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请分析并找出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在组成和结构上有什么异同?它们都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由于在分子结构上相差一个氧原子,它们的性质会相同吗?cooco结构决定性质第3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一氧化碳物理性质总结无色无味气体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第4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几种气体密度、溶解性比较密度溶解性收集方法O2H2CO2CO比空气略大密度最小比空气大比空气略小不易溶于水难溶于水能溶于水难溶于水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向下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第5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氧化碳毒性的原因一氧化碳易于与血红蛋白结合,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能力的200倍,且一旦结合不易分离。使血红蛋白失去载氧能力。从而使人缺氧而死亡。2、防止一氧化碳中毒的方法开窗通风!(一)一氧化碳的毒性第6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判断正误:1.有人说,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将煤炉搬到室外去.2.有人说,只要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了.(错误)这个说法毫无根据。因为CO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起反应。第7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燃烧着煤炉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思考1、刚刚打开的煤炉燃烧现象?出现蓝色的火苗2、蓝色的火苗是怎样产生的?不是碳在燃烧!是刚开始的碳不完全燃烧,产生了一氧化碳,是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现象。第8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氧化碳化学性质(二).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不同,一氧化碳在空气里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2CO+O22CO2点燃第9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一氧化碳的可燃性燃烧现象蓝色火焰沾着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放出热量思考一氧化碳能直接点燃吗?第10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CO具有还原性CO+CuO=Cu+CO2CO还原性试验请你设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装置请你说出气体的成分和流动方向?COCOCO2COCO2COCOCO+CuO=Cu+CO2第11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这个装置是不是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答:收集!或者点燃没有完全反应的一氧化碳,思考答:没有完全反应的一氧化碳会造成空气污染!应当如何改进?CO第12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三)CO具有还原性CO+CuO=Cu+CO2CO还原性试验实验现象怎样操作?操作顺序?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第13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实验开始时,是先加热,还是先通入一会一氧化碳?为什么?答:应通入一会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这是因为: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尽试管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与一氧化碳混合,发生爆炸!思考第14页,讲稿共23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实验结束时,是先熄灭酒精灯,还是先停止通入CO气体?为什么?答:应先熄灭酒精灯,等玻璃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CO气体。这是因为:如果先停止通入一氧化碳,灼热的铜就会和进入玻璃管中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