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论歌唱的共鸣音乐学本科 毕业论文 .doc

发布:2017-03-29约1.48万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浅论歌唱的共鸣   学生姓名  杨媛媛    专业名称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梁振中 2012年 5月 12 日 浅论歌唱的共鸣 杨媛媛 (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2008级 音乐学(1)班 陕西宝鸡 721013) 摘要:根据共鸣腔所在位置,以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我们把共鸣腔分为三个部分。即处于上腭以上的头腔共鸣区(包括各窦腔和鼻腔),喉头以下的胸腔共鸣区,中间为口腔共鸣区(包括口腔和咽腔)。口腔内部、咽腔周围的肌肉形状、容积都可以变化,被我们称为可调节共鸣腔。而胸腔气管、头部各窦腔均有其固定空间,不可随意变化,被我们称为不可调节共鸣腔。那么在歌唱中我们需要根据与共鸣有关联的各种因素,灵活运用腔体共鸣,使其在歌唱中,声音能达到扩大、美化、修饰的作用。 关键词:共鸣 歌唱 音乐 My View Point of Singing Resonance Yangyuanyuan (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music department grade 08musicology class 1, Shaanxi Baoji 721013)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resonant cavity, and the different results produced, we make resonance cavit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at is, the part above the palate called head cavity resonance zone (including the sinus and nasal), the part below the throat called chest cavity resonance zone, in the middle of the two parts above is called Oral resonance zone (including oral and pharynx cavity). The muscles shape, volume of oral cavity, pharynx cavity can change, so this part is called adjustable resonance cavity. And the chest tube and head are the sinus which has its fixed space, can not change at will, so this part is called unadjustable resonance cavity. So when singing,we should consider various resonance factors , and use cavity resonance flexibly, so we can make voice beautiful, expandable, decoratable. Key words: resonance; sing; music 目 录 一、共鸣原理及其分类 4 (一)共鸣原理 4 (二)共鸣的分类 5 1、胸腔共鸣及作用 5 2、口腔共鸣及作用 5 3、头声共鸣 6 二、不同音区共鸣的运用 6 (一)高声区 7 (二)中声区 7 (三)低声区 7 三、共鸣与音高、音量、音色的关系 7 (一)共鸣同音高的关系 7 (二)共鸣同音量的关系 8 (三)共鸣同音色的关系 9 四、歌唱中共鸣腔的运用 9 五、认真学习,灵活应用 11 结 语 13 参考文献 14 谢 辞 15 浅论歌唱的共鸣 杨媛媛 (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2008级 音乐学(1)班 陕西宝鸡 721013) 摘要:根据共鸣腔所在位置,以及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我们把共鸣腔分为三个部分。即处于上腭以上的头腔共鸣区(包括各窦腔和鼻腔),喉头以下的胸腔共鸣区,中间为口腔共鸣区(包括口腔和咽腔)。口腔内部、咽腔周围的肌肉形状、容积都可以变化,被我们称为可调节共鸣腔。而胸腔气管、头部各窦腔均有其固定空间,不可随意变化,被我们称为不可调节共鸣腔。那么在歌唱中我们需要根据与共鸣有关联的各种因素,灵活运用腔体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