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楞纸技改扩建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国环评证乙字第2806号
汕头市潮阳区辉星纸品实业有限公司
瓦楞纸技改扩建生产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汕头市环境保护研究所
二〇一〇年十月二十八日
1 建设项目概况
汕头市潮阳区辉星纸品实业有限公司瓦楞纸技改扩建生产项目位于汕头市潮阳区金浦街道王厝寮工业区,其地理位置见附图。该公司于2004年8月4日经汕市环函[2004]167号审批同意,建设年产10000吨瓦楞纸生产线,于2005年7月18日经汕市环验[2005]011号验收合格正式投产。于2010年3月在原厂区建成年产44000吨瓦楞纸技改扩建生产线,技改扩建后项目总生产规模达54000吨/年。现补办技改扩建项目环评手续。
技改扩建内容主要为:对原1条3600型八缸瓦楞纸生产线扩建六个缸并进行节水技改,同时扩建新型节水3600型十六缸瓦楞纸生产线、2400型八缸瓦楞纸生产线各1条;在原生产废水物化处理设施基础上增设后续生化处理设施,并增设生产工艺水和废水处理后回用设施,以及锅炉蒸汽回收利用设施;淘汰原有燃用散状烟煤的1台4t/h(常用)和1台2t/h(备用)链条锅炉及其简单湿式除尘排烟设施,新增燃用优质块状烟煤的1台15t/h(常用)和1台10t/h(备用)链条锅炉,配套新建高效麻石旋流板泡沫除尘脱硫(添加片碱、石灰脱硫)排烟设施。
2 工程分析
项目为补办技改扩建项目环评手续,排污情况及环境影响评价按技改扩建后项目总规模5.4万吨/年进行估算分析,并计算技改扩建项目排污“三本帐”。
2.1 产能分析
技改扩建后项目共有瓦楞纸造纸生产线三条,每条生产线最大产能均超过1万吨/年。根据汕头市潮阳区经济贸易局《关于汕头市潮阳区辉星纸品实业有限公司造纸产能核定的函》(2010.8.18),扩建后项目造纸总产能达5.4万吨/年。项目申报总生产规模54000吨/年符合产能核定。
2.2 污染物排放情况
(1) 废水
技改扩建后项目除尘废水循环使用不排放,废水主要来源于造纸废水和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810.8t/d,主要污染负荷分别为:CODCr 2954.5kg/d、BOD5483.8kg/d、SS2340.9kg/d。废水经物化处理后40%回用于生产,后续生化处理后20%回用于生产,废水总回用率达91%,排放废水量为874.8 t/d,单位产品废水排放量为4.86吨/吨(产品),符合汕头市环保局《汕头市印染、造纸、电镀行业环保准入标准》关于造纸行业废水回用率应达到80%以上、单位产品基准排放量20吨/吨(产品)的准入标准要求。
技改扩建后项目COD排放总量23.61t/a符合汕潮阳府办[2008]146号《关于下达潮阳区“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通知》中本厂COD排放控制总量40t/a的总量指标要求;废水排放总量减少了34.03万t/a,COD排放总量减少了47.51t/a,实现了增产减污。
(2) 废气
技改扩建后项目废气主要为锅炉燃煤烟气、车间工艺废气和员工食堂油烟废气。锅炉燃煤烟气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技改扩建后项目1台15t/h锅炉满负荷运转,烟气经麻石旋流板泡沫除尘脱硫设施(同时添加片碱、石灰脱硫)处理后,除尘率达91.6%,脱硫率达60%。SO2、NOx、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为308.0mg/Nm3、229.0 mg/Nm3、97.6 mg/Nm3,均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765-2010)中B区排放标准。
技改扩建后项目锅炉废气排放总量增加了9342万Nm3/a,SO2排放总量增加了22.62t/a,无法实现增产减污,但SO2排放总量39.92吨/年仍能满足上级部门分配的SO2排放控制总量指标(40t/a)要求。
(3) 噪声
技改扩建后项目噪声来源于造纸系统、锅炉、污水处理系统等设备,以机械噪声为主,噪声源强范围均在70~90dB(A)之间。
(4) 固体废物
技改扩建后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锅炉燃煤产生的炉渣、粉煤灰,废纸中拣出的不能打浆的废料,制浆废渣,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废机油等工业固体废物及员工生活垃圾等,总产生量为17290.8t/a。
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 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较差。其中,SO2、NO2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但邻近324国道区域由于受交通扬尘影响,PM10浓度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
(2) 水环境
受上游以及沿途排入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影响太和坑部分水质指标出现严重超标现象溶解氧、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污染指标,一次浓度值超标率分别为75%、75%、75%、100%、75%水体有机污染严重。声环境dB(A)、11.5dB(A);东边界受制浆设备影响,夜间超标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