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杏仁核情绪功能偏侧化成像研究述评.pdf

发布:2017-05-24约2.28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科学进展 2007 ,15 (2 ):313~318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杏仁核情绪功能偏侧化的成像研究述评* 王翠艳 刘 昌 (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南京 210097) 摘 要 从意识水平、性别、情绪类型 3 个方面讨论了大脑两半球杏仁核在情绪功能方面表现出的不对称 性。初步证据显示大脑两侧的杏仁核功能的确存在偏侧化,并且与右侧杏仁核相比,左侧杏仁核出现更多 激活。右侧杏仁核可能负责的是早期的、基础的、不易被检测到的“幕后”的情绪工作;左侧杏仁核负责 随后具体的、持续的、容易被检测到的“幕前”的情绪工作。由于目前针对杏仁核偏侧化的专门研究不多, 其具体机制不清楚。该文还对杏仁核偏侧化的理论假设和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 情绪,杏仁核,偏侧化,功能神经影像。 分类号 B845 杏仁核位于颞叶中部,与海马前部相连,是由 在一起的,Kluver和Bucy(1937)发现杏仁核受损的 至少 13 个具有复杂内外部联系的子核组成的杏仁 猴子不会回避危险刺激,即杏仁核损伤使动物失去 型结构。1937 年,James Papez 提出了一个包括下 了对危险刺激的恐惧反应[1] 。杏仁核受损的人类被 丘脑、前侧丘脑(anterior thalamus )、扣带回和海 试的研究也出现了类似的结果,有许多研究报告杏 马在内的情绪加工网络。20 世纪 50 年代前后,Paul 仁核损伤的病人不能识别恐惧的面部表情,但对其 Maclean将其命名为Papez 环路并加以扩展将杏仁 他情绪表情的识别却不受影响。最近的神经成像研 核、眶额皮层和基底节区(portions of the basal 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LaBar等的研究发现伴随轻 ganglia )包括进来,称之为边缘系统。此后,杏仁 微电击的刺激使右侧杏仁核明显激活,当刺激持续 核一直是情绪生理机制研究的焦点之一,出现了大 呈现时,反应停止。间隔一段时间再呈现刺激,但 量关于杏仁核情绪功能的研究。这些文献构成了情 不与电击匹配,杏仁核继续激活。当知道不再有电 绪生理机制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动物的损毁 击伴随时,激活又消失[2] 。这也表明杏仁核与恐惧 研究多为双侧杏仁核切除,以及人类被试病灶研究 情绪反应有关,只是会较快习惯化。关于杏仁核参 其损毁部位缺乏精确定位,加之其他机能的补偿作 与恐惧情绪反应的机制,Ledoux (1995,1996)认 用等原因,其结果精确性有限。所以,本文主要以 为存在两条恐惧反射的通路:一条是“低路”(low 运用PET 、fMRI等神经成像技术对健康被试进行研 road ),也叫捷径;另一条是“高路”(high road ), 究的报告为基础来讨论杏仁核的偏侧化问题。目 即绕行路。两条通路相互分离,同时发生。“低路” 前,大脑两半球不对称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左半球 是刺激的感觉信息先传至感觉丘脑,然后由丘脑直 为语言优势半球已广为接受,相比之下“右脑为情 接传送到杏仁核。这条通路绕过了皮层,因此并未 绪半球”等假设还不能得到如此广泛一致的认可。 对信号进行精细加工,但是这条通路的加工速度更 通过杏仁核情绪功能的偏侧化研究也许能有助于 快,可以保证对恐惧刺激做出迅速反应,这对包括 我们进一步了解情绪的脑生理机制和大脑偏侧化 人类在内的生物来说都十分重要。丘脑在向杏仁核 问题。 传递信息的同时也将信息输送到了扣带回皮层和 1 杏仁核情绪功能研究的简要回顾 腹内侧额叶等皮层结构进行高级加工[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