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城市规划情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朝阳区城市规划建设情况
一、朝阳区概况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东部,28公里,东西最宽处17公里,总面积470.8平方公里,占2010年城区规划面积1040平方公里的45.3%。朝阳区自古就有京畿腹地之美誉,是北京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区,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北京经济强区。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朝阳区已创建出一个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工、农、商、贸繁荣的朝气蓬勃的城近郊区,供水、供电、供暖条件优越,通信设施完善,国际邮电局、北京无线通信局、光缆设施基本覆盖全区,并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轻轨构成的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在污水处理,朝阳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域发展资源和优势,是北京最具现代化气息的区域。区域内有公路1000多公里,造型各异的立交桥30多座,干线道路密度是北京市平均密度的2倍多,国内最大的航空港首都国际机场坐落在朝阳区的东北部二、三、四、五环路,京津塘、京沈、京昌高速公路,地铁环线和轻轨13号线地铁八通线,首都国际机场,构成了现代化的立体交通体系;为朝阳戴上了一条美丽的翡翠项链;60余条缤纷的亮丽街为这里的夜晚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十五期间,朝阳区绿化覆盖面积将达到40%,从而拥有国际水准的绿色生态环境。
朝阳区在1986年编制了朝阳区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是基于北京市总体规划及朝阳区的建设现状编制完成的。分区规划的任务是: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和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的配置做出进一步的安排,为详细规划和城市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在北京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 1989年针对朝阳区农村24个乡当时的建设现状和乡域发展的现状情况,主要是对用地功能进行规划布局,由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朝阳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开始编制朝阳区的各乡的乡域规划。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1999年编制完成的朝阳区中心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体现出朝阳区作为北京中心地区的重要性,该规划方案通过对用地功能进行再细化,提出建筑高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出入口方位、停车车位、生活服务设施布置,规定各类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等相关指标内容。
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总体规划是北京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城市格局、城市生态具有重要作用,朝阳区绿化隔离地区的建设就是在该规划方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前,我区配合市规委、市规划院开始编制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的总体规划。
三、朝阳区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况
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用四个层次、三板块,构筑了朝阳的:第一层为城市中心,第二层为绿化隔离区、第三层为城市边缘集团,第四层为隔离地区;北部板块的重点是电子城望京新兴产业区、奥林匹克公园,中部板块的重点是北京商务中心区、朝阳公园,南部板块的重点是。.99平方公里,预计建筑规模1000万平方米,将集中建设一批超高层建筑,形成首都北京全新的标志性街区。它的主要功能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咨询,同时兼有会议、展览、文化娱乐、购物、旅游等辅助性功能。建设中的北京商务中心区,既具有强烈的现代化的时代气息,又充分体现东方文化的特色,将成为新世纪新北京文化精华的荟萃点,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区。作为首都经济一线两翼(一线即北京城市的中轴线,两翼即东部的CBD、西部的中关村)发展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为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国际著名的,都是建在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但是,由于巨大的人流、物流和车流,交通堵塞的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北京的CBD,交通状况是比较好的,但客观地说,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谈不上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与其他的 CBD比较,差距,因此,交通将会成为北京CBD的一个的问题。3月底开始,北京向国内外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公开征集奥运项目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委员会进行评审,从中评出8个奥林匹克公园的获奖方案,具体规划实施方案在中奖方案的基础上综合产生。
朝阳区各级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将积极参与朝阳区的危改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特别是项目前期的规划论证、规划设计方案的审定。实现“规划前置”,促进朝阳区危改工作的发展。
(4)产业结构调整
建国初期在朝阳区形成的纺织、汽车、化工、电子四大工业区,加上改革开放以来迅猛发展的乡镇企业,随着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与居住、商业、公共设施、交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朝阳区城市规划工作将致力于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抓住入世、筹办奥运和建设北京商务中心区等机遇,培育新兴特色经济,发展繁荣第三产业,包括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信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旅游会展业、科技教育业、文化卫生体育业、房地产业等,其次还将致力于对城市中心地区的工业布局进行重新调整,对四环路内污染、扰民企业将予全部搬出。原有用地将被改做居住或配套设施用地。规划调整后的朝阳区(中心地区)的工业用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