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23 -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甲苯—二甲苯双组分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应化10-1
姓名:王 孟
学号:3
指导老师:钟声
目 录
一. 序…………………………………………………………………2
二. 原始数据…………………………………………………………3
三. 设计计算…………………………………………………………5
四. 物料衡算…………………………………………………………5
五. 塔顶温度、塔底温度及最小回流比计算………………………5
六. 确定最佳操作回流比及塔板层数………………………………8
七. 塔板结构计算……………………………………………………14
八. 溢流堰高度及堰上液层高度的确定……………………………16
九. 板面筛孔布置的设计……………………………………………16
十. 水力学性能参数及校核…………………………………………16
十一.塔板负荷性能图…………………………………………………18
十二.筛板设计计算的主要结果:……………………………………21
十三.主要符号说明(略)……………………………………………22
十四. 主要参考文献……………………………………………………22
十五 双组分连续精馏的流程图………………………………………23
十六 结束语……………………………………………………………24
序
混合物的分离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过程。混合物分为均相和非均相物系,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主要依靠质点运动与流体流动原理实现分离,而化学工业中通常遇到的是均相分离,通常有精馏,吸收,萃取和干燥等单元的操作。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典型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按蒸馏方式分为简单蒸馏,平衡蒸馏,精馏和特殊精馏等。当混合物各组分挥发度差别很小或形成共沸时,采用精馏。精馏是多级分离过程,即同时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的过程,因此可使混合液得到几乎完全的分离。工业上以精馏应用最为广泛。精馏过程在能量剂的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该过程是同时进行传质、传热的过程。精馏塔是大型的设备组装件,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一般处理物料量较大时多采用板式塔。板式塔又有筛板塔、泡罩塔、浮阀塔等。
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定产品纯度的精馏塔,实现甲苯-二甲苯的分离。鉴于甲苯-二甲苯体系比较易于分离,待处理料液清洁的特点,同时对筛板塔的结构,性能做了较充分的研究,认识到只要设计合理,操作正确,就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塔板效率和一定的操作弹性。设计决定选用筛板塔。
本设计的具体流程:原料液(甲苯和二甲苯,且泡点进料)经预热器加热到指定的温度后,送入塔的进料板上与自塔上部下降的回流液体汇合后,逐板下降,最后流入塔的再沸器中。在每层塔板上,回流液体与上升蒸气互相接触,进行传质、传热。操作时,连续地从塔底再沸器取出部分液体作为塔底产品(或为塔釜残液排出),部分液体气化,产生的蒸气依次上升通过各层塔板。塔顶蒸气进入冷凝器中被部分(选择适当的回流比)冷凝,并将部分冷凝液用泵或靠位差送回塔顶作为回流液体,其余部分经冷却器后被送出作为塔顶产品。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过程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工艺计算,结构设计和校核。
设计时间为2013年6月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Ⅰ.原始数据
设计题目:双组分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
原料处理量:1.35×104
原料组成:
组分名称
甲苯
二甲苯
组成(质量分率)
0.65
0.35
分离要求:(1):馏出液中低沸点组分的含量不低于0.97(质量分率)。
(2):馏出液中低沸点组分的收率不低于0.975(质量分率)。
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
(2):进料及回流状态:泡点液体。
Ⅱ.设计计算
物料衡算
苯的摩尔质量:MA=92kg/kmol
甲苯的摩尔质量:MB=106kg/kmol
原料液摩尔分率:
塔顶产品摩尔分率:
原料液的平均摩尔质量:=0.6815×92+(1-0.6815)×106=96.459kg/kmol
物料衡算原料处理量: =139.96kmol/h
塔顶易挥发组分回收率:
∴kmol/h
总物料衡算: ∴=139.96-95.49=44.47kmol/h
139.96×0.6815=95.49×0.9739+44.47×
∴=0.0536
塔顶温度、塔底温度及最小回流比的计算
(1)确定操作压力:
塔顶压力:7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