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型机械、工器具安全管理制度详解.doc

发布:2016-03-26约7.2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型机械、工器具 管理制度 批 准: 审 核: 校 核: 编 写: 广州南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2012年8月 1目的 本制度规范了小型机械和工器具的安全操作和检查、试验的管理。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小型机械和工器具(如机动绞磨、卷扬机、搅拌机、液压机、电动液压机、抱杆、砂轮机和砂轮锯、空气压缩机、钻床、滤油机及烤箱、插入式振动器、钢筋调直切断机、钢筋弯曲机、钢丝绳、滑车、卸扣、链条葫芦、连接网套、双钩、卡线器、旋转器、千斤顶、喷灯等)的安全管理。 3 引用文件 国家电力部《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和变电所部分)及小型机械、工器具使用说明书。 4 职责 4.1 质安部负责监督检查本制度的执行情况及定期评价其效果; 4.2 各生产单位(项目部)负责本制度内的机器具维修、保养、检查和试验等管理工作。 5 管理规定 5.1 机动绞磨(手扶绞磨) 5.1.1 机动绞磨必须放置平稳,卷筒必须与牵引绳垂直。 5.1.2 地锚必须符合3t以上拉力要求,锚固可靠,并且锚固绳应有防滑动措施,受力前方不得有人。 5.1.3 起动前必须检查:换档离合操作灵活,机件完好;使用的燃油符合机型的要求,油位正确,润滑机油充足,油质良好,油号正确。 5.1.4 绞磨启动后要检查运转情况,操作手柄是否灵活,确定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进行牵引作业。 5.1.5 绞磨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动绞磨性能,操作熟练、准确;在操作中必须集中精神,听从指挥,并要兼顾磨绳的走绳情况和绞磨运转情况,发现异常立即停机处理。 5.1.6 钢丝绳应从卷筒下方卷入,并排列整齐,缠绕不得少于5圈;拉磨尾绳不少于2人,且应位于锚桩后面,不得站在绳圈内,尾绳应盘放有序。 5.1.7 绞磨受力时不得采用松尾绳的方法卸荷。 5.1.8 绞磨存放搬运:现场使用完后,操作人员在离开前必须做好防雨水、防晒措施;运输中不准倒置、重压、碰撞;长期不用要按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养维护。 5.2 卷扬机 5.2.1 卷扬机应放置平稳,锚固可靠,受力前方不得有人。 5.2.2 牵引绳在卷筒上应排列整齐,余留绳圈数不得少于3圈。 5.2.3 卷扬机未完全停稳时不得换档或改变转动方向。 5.2.4 不得在转动的卷扬机上调整牵引绳位置。 5.2.5 导向滑车应对正卷筒中心,滑车与卷筒的距离:光面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20倍,有槽卷筒不应小于卷筒长度的15倍。 5.3 混凝土搅拌机 5.3.1 凡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性能及维护保养方法并认真按有关规定进行作业。 5.3.2 电气安装须按说明书中电气原理图安装接线,接地装置要安全可靠。 5.3.3 机器在运转过程中不得检修,各防护罩、壳要牢固可靠,操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非操作人员不得操作使用。 5.3.4 进料斗提升时,严禁任何人在斗下通过或停留;如须检修时,应停机将料斗用保险链条扣牢后,方可进行。 5.3.5 操作中勿使砂、石落入各转动部位。 5.3.6 机器在使用中应随时注意各部转动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停机检查处理。 5.3.7 摇手在使用后应及时取下放好,以免开机时发生意外。 5.3.8 搅拌机在牵引运输时,须用螺栓把料斗与安全撑杆固定好,并将撑脚升到最高位置用插销插好。 5.3.9 进料斗下降杆在非工作状态时,应用保险环扣牢。 5.4 液压机 5.4.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掌握液压钳结构、性能,并能熟练操作。 5.4.2 使用前必须将泵、油管、钳进行正确可靠连接,检查液压油是否足够;动力机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检查准备;选择符合要求的压模并正确安装。 5.4.3 调松三角皮带,使换向阀处在中位回油状态,旋松放气加油螺钉,即可起动动力机运行。 5.4.4 起动后,调整三角皮带的松紧,即可工作;在压力表上标有正常工作区域(70~80Mpa此时被压接线管已达到了压接要求)和超压区域(超过80Mpa此时不允许长时间使用),活塞下降油压应小于(等于)5Mpa;在工作中如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处理。 5.4.5 液压钳应使用7~20号液压油或机械油,不可用其它油液代替,加油应用120目的滤油网过滤;正常工作油温为10~45℃,油温过高应停止工作,待油温降低后再工作。 5.4.6 换向阀操作手柄在活塞向上或向下操作完后,都应回到中位回油位置,以免油压过高而损坏机件。 5.4.7 工作完毕停机后,调松三角皮带,旋紧放气加油螺钉使其在运输中不漏油;另外,卸下油管并做好油管接头的防尘和防水保护。 5.4.8 液压机正常工作6个月后应进行一次维修保养。 5.5 电动液压机 5.5.1 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了解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