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08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附2011申论热点).pdf

发布:2017-09-13约2.09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8 2008 年江苏省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考试申论试卷 满分:100 分时限:150 分钟 一、 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 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 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 分钟,参考作答110 分钟。 3. 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作答。 4. 请在指定的位置作答,在草稿纸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无效。 二、 给定材料 1.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这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出现的世界垂 直产业化分工中令全球瞩目的经济与社会现象。无论是国际社会中的外国居民、 专家学者、华人群体,还是国内的仁人志士,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仍莫衷一是,评 价标准及结论也大相径庭。然而,对于近现代以来的中华民族而言,这毕竟是悲 喜交加的一段历史。曾几何时,我们曾以全世界都能买到中国产品为荣,但随之 又出现了“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的说法。对此,有专家指出,一切都是中国制 造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和其他国家完全无事可做了,中国完全成为世界工厂之 称,也就是世界资源调整完成之时,那时的格局将是:发达国家将以技术生产为 主;中国则以工业生产为主。对这种新的均衡没有必要担心。中国虽是全球工业 生产大国,但核心技术几乎全为外国所掌握,一边占有的是工业产品,另一边占 有的是工业技术,两者之间有交易发生,并通过交易实现利益分配。所以,中国 成为世界工厂,并不会妨碍现有的全球经济利益格局,相反,还有助于刺激全球 的技术进步。“世界工厂”的称号曾属于19 世纪的英国、20 世纪初的美国和稍 随其后的日本,现在这项“桂冠”又戴在了中国头上。因此有人说现今世界工厂 的董事会在欧美,办公室在日本、韩国,而生产车间在中国。 2. “Made in China”的发展状态及其效应同时存在于世界与中国。从世界 角度看,这至少带来三大效益:其一,产业提升。垂直专业化分工链中的高端不 断向上拓展,从而带动产业层次整体持续升级。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特征是产业在 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并在重新配置中获得新利益,取得新发展。在“Made in China”过程中,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对自身长期形成的高成本、集聚一地的产 业链进行分解,普遍将加工环节迁移出来,这就既带来成本节约,又使其将资源 更加聚集于设计、研发“产业高端”,因而对全球性的产业技术含量的提升具有 直接推动作用。如果突破狭隘的民族观点,“Made in China”其实就是这一历 史时期人类产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体现。其二,利益增进。利益增进除使 生产者获利之外,也使消费者获利。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消费者 的获益主要体现在用更少的投入获得同量甚至更多的消费福利。走出原产地,授 权制造、定牌生产,连锁营销逐渐被消费者接受与认同,并且成为扩大品牌消费 的新形式。事实上,目前在全球消费领域,“Made in China”已成为世界品牌 消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三,世界经济秩序的重要承载者。众所周知,当今 世界产业分工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同一产品从研发到最终消费往往经历数个国 家的生产和经营环节,其背后经济组织的相互依存实质上意味着不同国家的相互 依存,更进一步地说就是全球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这种产业链上的“谁也离不 开谁”现象就是时下的国际分工新秩序。难怪一些国际友人作出以下评价:中国 是美国当前经济秩序的主要支撑者。从国内发展看,“Made in China”意味着 改革开放的直接成果。如果说,29 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从落后的计划经济 体制下的自给型发展状态步入WTO 的世界经济平台,并以排行第四的总量位次 参与国际分工,那么,“Made in China”是其中的主要参与形式,从这个意义 上看,没有“Made in China”,就没有今日中国之发展,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 际地位。 3. “Made in China”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释放一定的“落后”效应。第 一,国内企业在制造环节上过度竞争,而高附加值的研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 由外资垄断,这除了直接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外,还使中国产业始终被困 于世界产业链的中低端,严重阻碍着中国的产业升级。因此,“Made in China” 虽然可以带来参与国际分工尤其是垂直国际分工的某些效益,带来经济总量的增 长,带来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