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学风严谨、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
队伍,从而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社会培训基地以专业建设为中心,建立高效灵活
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机制,制定目标任务和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校将贯彻创特色、创品牌的战略思想,遵循“壮大队伍、优化结构、突
出重点、强化实践、注重师德、提升水平”的原则,通过培养、引进、外聘高
层次人才等途径,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科、专业团队建设为核心,为
学院的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优秀人才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真
正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二、建设目标
(一)提升学历:
45 岁以下的教师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位学习。除紧缺专业公开招聘部分重点
院校本科生外,引进教师的学历门槛设为本科及其以上学历,引进的本科生要
求其继续参加研究生学历学习,使获得研究生学历以上学位的占 45 岁以下教师
总数的30%以上。
(二)调整职称结构:
近年内,使学校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以上。努力
提高教师高职称所占比例,逐步使高级职称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合理化。
(三)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比例:
近几年,使“双师型”教师达到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0%以上,省级以上精品
课程、重点建设专业达到80%左右。初步建立一支师德优良,专业知识深厚,有
一定行业背景,实践工作经验较丰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双师
型”教师队伍。
(四)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师德建设的基本目标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通过开展师德教育活
动,树立一批师德模范,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发展;通过建
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包含师德评价在内的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
(五)完善制度:
通过合理的制度约束和制度引领,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从学校实际出发,制定一系列涉及学校发展和教师切身利益的人事改革制度,
修订一些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现实和学校实际办学情况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各级
人才的管理和激励措施,探索管理的新模式,完成新的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
革。
三、建设思路
培训教学中,教师在培训中所处的地位是非常关键的,培训的方法在不断
地创新,教师在培训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不断变化。如何引导教师尽快地适
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改革教学模式,创新培训教学思路,拓宽教师的专业视野,
提高培训教师的实践经验,增强教师的培训能力,是培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的
重要任务。
(一)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1、明确教师的培养方向。
按照专职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要求,开展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能力、现代教
学基本原理、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培训,以及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实践锻炼、师
徒“传帮带”、分专业分工种带课题到现场等途径,进一步提升专职培训教师的
素质和教学水平,着力培养“教师+工程师+技师”型专职教师队伍。
2、完善专职教师的培训制度。
制定了专职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根据教师下企业计划分专业、分批次下企
业进行锻炼,只有真正深入企业,才能使教师进入“角色”,才能感受和查找自
身不足,才能了解企业员工的状况和培训需求,以此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丰
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和实际工作能力。
3、积极创造条件,提高教师的培训能力。
4、学习先进的培训方法,努力提高教师的培训水平。
每年可适当聘请社会知名培训机构承担部分培训项目的策划、教学组织和
授课,引进和吸收先进的培训理念、培训方法,提高教师的项目策划能力、教
学组织能力、授课技巧;组织专兼职教师参与主题研讨会,提升教师的课程设
计能力、课程掌控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聘请企业骨干和专业
技师来校开展讲座。形成常态化机制,实现培训基地中心持续健康发展。
5、加强培训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
设立不同级别的任职资格,对专职教师培训进行认证,将专职教师培训效
果与职称晋升挂钩,激励和帮助专职教师的成长。
6、实施教师课酬的差异化管理。
这是对教师辛勤劳动的肯定,对激励教师积极承担教学任务、上好每一堂
课、提高培训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技术和要求的提高,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存在差异化,学校在课酬管理上应充分考虑到培训教学课
酬标准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