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引汉济渭工程工程伦理案例分析.ppt

发布:2021-10-30约2.33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引汉济渭工程工程伦理案例分析 AnalysisofHan-WeiRiverDiversionProject CONTENTS 目录 01 02 03 04 引汉济渭工程介绍 工程价值 工程矛盾 工程原则在工程建设中应用 引汉济渭工程 工程目的及近况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工程建设在于有效解决关中地区用水矛盾。促进工农业生产复杂;有利于保护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向陕北地区供水,促进陕北地区能源工业的发展。 引汉济渭二期工程(输配水工程的骨干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黄池沟配水枢纽、103.33千米的输水南干线和88.99千米的输水北干线,于2021年全面建设开工。 引汉济渭工程规划在汉江干流修建黄金峡水电枢纽,并在库区左岸修建抽水站,抽取汉江干流的水通过隧洞进入汉江左岸支流子午河上修建的三河口水库,经水库调蓄后,自流进入渭河支流黑河金盆水库。 工程规划 南水北调直接受水区范围为沿渭河关中地区的西安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杨凌区5座主要城市和周至、户县、长安区等13座中小城市,以及阳平工业园区等8个工业园区。 受水范围及 目标人群 01 引汉济渭工程简介 * 工程价值 城乡供水标准 及能力提升 退还挤占 的农业水 实现地下水 采补平衡 维持渭河 健康生命 关中地区水资源条件将得到改善,城乡供水标准和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支撑约500万人的城市规模和5000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 逐渐退还挤占的农业水,使失灌的300万 亩~500万亩耕地得到有效灌溉。 有效改变关中超采地下水、挤占生态水的状况,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减轻城市环境地质灾害。 每年增加渭 河干流水量7亿m3~10亿m3 ,从而有效提高渭河纳污能力、冲沙能力,维持渭河健康生命。 01 工程价值 提高河段防洪能力 旅游业发展 支撑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城镇化建设 改善项目区乡镇经济 可大大提高三河口水库及汉江黄金峡以下河段的防洪能力,保障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可形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带动陕南生态旅游发展。可持续增加项目区地方财税收入,促进陕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黄河干流的“下补上取”、水权置换可为陕北地区增加5亿m3左右从黄河干流的取水指标,有力支撑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城镇化建设。 可加快改善目前项目区乡镇基础设施较差和生产力水平较低的落后状况,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02 工程价值 工程矛盾 生态 01 02 03 04 危害物种多样性 陕南水文状况影响问题 河岸生态系统受限问题 陕南局部气候影响问题 01 生态影响 02 邻避效应与社会成本 移民安置问题 不同利益协调 资金筹措问题 陕南地区土地资源紧缺,安置难度较大。移民将为引汉济渭付出迁离家圆的代价。 引汉济渭工程牵扯多层次、大范围的利益关系,包括省地之间、地方之间、水量与水质、主水与客水等。 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并发挥效益至少需要资金约40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中央资助资金有限、用水户承受能力弱等,促使项目资金筹措难度高。 工程原则在工程中的应用 移民补偿 利益协调 一是加强与国家部委联系,积极争取 资金支持并将后续水源建设纳入相关规划;二是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 形成省级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支持、配合、 指导引汉济渭工程建设的协调机制,将 分管领域内支持、配合、指导工程建设纳 入相关部门重要任务日程,密切协作,较 好地解决筹集资金、保护环境、保护生 态、占用土地、安置移民等问题,使省委 省政府决策首先在省级层面得到切实贯彻。 三是与工程沿线和受水区地方政府建立有效的协调联络机制,及时解决工 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好工程 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群众生活生产、生态环境保护等关系,形成省级指导到位、市县执行有力的贯彻机制,建立有效的指导和考核制度,促进市县做好工程建设环境保障、水库移民安置和周边基础设施重建等工作; 四是协调设计、施工、监理、设备制造等各参建单位的工作衔接、协作关系,及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五是协调社会力量,争取社会各界广泛支持。 01 补偿公正-保持五条渠道畅通 体系构建 监督落实 1.统筹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期和运行期两个阶段,及早明确各部门在不同阶段的管理职责,处理好工程建设管理机构与不同层级、不同范围管理机构和部 门的关系, 避免未来耗费较大的行政协 调成本和推诿扯皮,影响到工程建设管理效率和良性运行。 2.建立健全9大管理体系。 构建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的引汉济渭 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体系、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进度(合同)与投资控制管理体系、 招标投标与信用准入体系、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体系、工程技术(科技)支撑体系、环保监管体系和文化建设体系及内控管理体系,以实现一套新方法、一支新队伍、一代新技术、一项好工程 02 惩罚公正-监督落实与体系构建 机制与立法 管理制度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