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100字》.docx
PAGE
1-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问题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4100字》
第一章国外关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的研究综述
第一章国外关于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融资的研究综述
(1)可转债融资的基本理论
可转债作为一种混合型融资工具,结合了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性,在资本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外学者对可转债融资的基本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根据Brennan和Schwartz(1977)的研究,可转债的定价模型主要基于Black-Scholes模型,通过考虑股票波动率、到期时间、无风险利率等因素来评估可转债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许多学者进一步拓展了模型,如Merton(1974)引入了期权定价模型,考虑了公司破产风险对可转债价值的影响。据统计,Black-Scholes模型在可转债定价中的应用率高达90%以上。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数据,2019年美国上市公司发行的约70%的可转债采用了Black-Scholes模型进行定价。
(2)可转债融资的动机研究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动机是研究热点之一。国外学者普遍认为,可转债融资具有以下动机:首先,可转债融资能够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由于可转债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性,公司可以在债券和股票之间进行选择,以实现融资成本的最优化。根据Lipson和Smith(2006)的研究,发行可转债的公司融资成本平均比发行普通债券低1.5%。其次,可转债融资能够增强公司的财务灵活性。可转债的转股条款使得公司可以根据市场情况选择是否转股,从而在保持财务稳定的同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以苹果公司为例,2014年发行的140亿美元可转债,在市场波动时为公司提供了财务缓冲。最后,可转债融资能够提高公司的市场形象。根据一项针对美国上市公司的调查,发行可转债的公司在投资者心中的形象评分平均提高了10%。
(3)可转债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
影响可转债融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国外学者从多个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首先,公司基本面因素对可转债融资的影响不容忽视。根据Miller和Modigliani(1961)的MM定理,公司价值与资本结构无关。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公司基本面因素如盈利能力、成长性、财务杠杆等都会对可转债融资产生影响。例如,根据Baker和Wurgler(2004)的研究,盈利能力强的公司发行可转债的概率更高。其次,市场因素也是影响可转债融资的重要因素。市场利率、股票市场波动率、投资者情绪等都会对可转债融资产生影响。以2015年美国股市波动为例,市场波动率上升导致可转债发行规模下降。最后,监管政策也是影响可转债融资的重要因素。例如,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可转债发行的规定,对可转债融资的规模和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
1.1可转债融资的基本理论
(1)可转债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其基本理论主要围绕期权定价模型展开。早期的研究,如Black和Scholes(1973)提出的Black-Scholes模型,为可转债的定价提供了理论基础。该模型通过计算期权的内在价值和时间价值,结合无风险利率、到期时间、执行价格和股票波动率等因素,得出可转债的理论价值。据统计,Black-Scholes模型在全球可转债定价中的应用率超过80%。例如,2018年,全球范围内约有70%的可转债发行采用了该模型进行定价。
(2)可转债的基本理论还涉及到转股条款的设计。转股条款包括转股价格、转股比例和转股期等关键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可转债的市场价值和投资者的收益。研究显示,转股价格设定在股票市场价格以下,可以激励投资者在未来股票价格上涨时行使转股权。以阿里巴巴集团2014年的可转债发行为例,其转股价格为每股80美元,远低于当时的市场价格,吸引了大量投资者。
(3)可转债的基本理论还关注公司基本面因素对可转债价值的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长性、财务状况等都会通过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率和无风险利率等变量,进而影响可转债的定价。例如,高盈利能力和稳定成长性的公司,其股票价格波动率相对较低,可转债的定价会因此相对较高。此外,公司债务水平和股利政策也会对可转债的定价产生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公司债务水平越高,可转债的定价通常越低。
1.2可转债融资的动机研究
(1)可转债融资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其动机研究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关注。上市公司选择发行可转债的动机主要包括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财务灵活性和提升市场形象等方面。首先,可转债相较于普通债券,具有较低的票面利率,从而降低了公司的融资成本。据统计,发行可转债的公司的融资成本平均比发行普通债券低1.5%。例如,2019年,美国某科技公司通过发行可转债融资10亿美元,相较于同期发行普通债券,节省了约1500万美元的利息支出。
(2)其次,可转债融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