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安全操作规程.docx
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1.新参加工作的化验人员,应先经过培训、学习,了解化验室安全事项,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方能开始工作。
2.工作前,应检查设备及工具是否符合安全技术条件。
3.化验室应保持整洁,仪器药品不得乱放,用后应放回原处,以免影响工作。
4.有毒气体产生的化验工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剧毒药品应根据其性质妥善处理,检查心气设备是否漏电,如漏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修。
5.化验室内一切药品,严禁手取、口尝,禁止用烧杯、瓷器及玻璃棒作为饮食工具,以免发生意外。
6.应在指定的地点设防火设备(如灭火器),并定期检查、调换灭火器内药剂。
7.移取试液应用洗耳球吸取,严禁用嘴吸取。
8.凡不熟悉药品性能及使用方法,不可擅自使用,无标签者,未经鉴定不准使用,巳经配制或经鉴定之药品,必须注明其名称、浓度、日期及配制。
9.水银或锌试剂不应丢撒在桌面上或地板上,如不慎丢撒,应妥善回收,并加硫磺粉以防水银蒸汽中毒,使用水银或研磨含毒物品时,应戴口罩。
10.易燃易爆之物品附近不可有明火,加热易燃试剂时,必须用水浴、砂浴或电热套等间接加热法。
11.煮沸或蒸高氯酸时,其蒸汽遇有机物或易爆炸之无机物,如三硫化二锑等可
能发生爆炸,应特别注意,此类操作应在通风效力很大的通风柜中进行,用大量高氯酸时,应经常用水洗涤通风柜内壁。
12.仓库存放药品须按各种药品特性或种类存放,避免阳光曝晒或漏雨,并保持整洁,注意检查,以免混乱或发生事故。
13.剧毒药品如氰化物、三氧化二砷等应有专人保管,使用时要有领用手续。使用上述物品时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其废液不准撒在桌面及地面上,如不慎撒出应立即用水擦掉。废液要妥善处理,不准随意乱倒,使用后立即洗手,以免发生意外。
14.用浓酸、碱、溴分解矿样,处理氧化物、氢氟酸时,工作前应戴好防毒面具,
避免溅到皮肤,如有不慎溅到皮肤,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后涂上甘油。
15.易燃、易爆、易挥发之药品不可大量存放工作间,用毕将空瓶用水冲洗干净;
易挥发之药品(如氨水、盐酸等),开瓶塞时应盖上湿布再打开,严禁瓶口对着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以防止其喷出伤及人身。
16.折断玻璃管时,先用锉刀(或砂轮片)锉出槽后包上垫布再折断,插玻璃管时应戴手套。
17.各类箱式、管式炉的电接头应设安全罩,高压容器(如乙炔钢瓶)应随开随关和立放。
18.凡使用110V以上的电源装置的仪器,其金属部分应安装接地线。
19.沸点低的易燃、易爆物品严禁放在高温和电热器周围,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20.稀释浓硫酸时要将硫酸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搅拌,严禁将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21.搬动大瓶酸、碱或腐蚀性液体时,注意容器有无裂纹,外包装是否牢固,搬运时最好用手推车。从大容器中分装时应用虹吸管,禁止将10kg以上的玻璃容器内溶液用手倾倒。
22.使用分析天平、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等精密仪器时,要严格按使用规程操作,特别是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点燃和熄灭火焰时,要注意调节空气、乙炔流量和开关次序。
23.电器设备在工作结束时必须拉下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