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健康宣教对脑卒中后康复护理的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强化健康宣教对脑卒中后康复护理的应用
(广西河池市中医医院内一科 广西河池547000)
[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健康宣教护理对脑卒中后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76例,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在疾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健康宣传教育护理,强化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宣教护理,即从患者入院开始就实施有针对性、有目标、有计划、系统性、持续性的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Barthel指数及治疗效果恢复情况等。结果:强化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Barthel指数及治疗效果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结论:强化健康宣教护理后能有效地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与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强化健康宣教;脑卒中;康复护理;生活质量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其病因是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②肢体活动不灵,突然跌到;③突然出现失语或听力障碍;④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根据脑动脉狭窄和闭塞后,神经功能障碍的轻重和症状持续时间,分三种类型。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③完全性脑卒中。其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四大特点[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脑卒中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很高,包括运动障碍、心理障碍、智力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家庭和社会负担。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6例,其中,38例患者实施强化健康宣教护理管理,与同期住院未实施强化健康宣教的脑卒中患者38例,进行比较,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76例,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0.3plusmn;6.5岁。入选标准:①初次发病,经MRI与CT检查确诊为脑卒中,符合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判定标准。②病情稳定,意识清楚,能够配合进行康复训练。排除标准: ①严重认知障碍;②存在其他限制活动的疾病。按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变性质,病变部位、病情严重度及治疗用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
1.2方法
1.2.1 强化健康宣教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包括:矫形训练、吞咽训练、言语障碍训练及认知训练等。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传教育护理,强化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宣教护理,其方法:①健康评估:患者入院后进行病情、生活习惯、治疗情况及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全面准确评估,针对患者的病情、不同文化及不同需求,制定并实施符合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内容。②健康宣教内容:有疾病相关理论知识、自我护理技巧、自觉遵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等。③健康教育方法:通过发放健康宣传知识手册,以方便患者及家属自主学习。健康宣教人员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向患者全面讲解康复护理知识与技巧,并让患者掌握。④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积极配合治疗各种原发疾病,保持良好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2.2 观察指标 ①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其内容有:康复理论知识(包括有康复训练、吞咽训练、认识训练及自我管理等)、自我护理技巧、自觉遵医行为及服药依从性等。②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应用Barthel指数法[2],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内容有: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等。③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生活完全自理;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部分生活自理;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得到部分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变化,病情不变甚至恶化。
1.2.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plusmn;标准差( plusmn;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chi;2 检验。以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比较结果 强化组对理论知识、自我护理技巧、自觉遵医行为及服药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