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海南省2020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通关第十讲温度与物态变化课件.ppt

发布:2020-02-19约7.59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难点突破 一、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 例1 判断下列现象所涉及的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 如:放久的蔬菜变干(汽化)(吸热) (1)将酸奶放在冷冻室内制成酸奶雪糕(   )(   ) (2)炎热的夏天沥青路面变软(   )(   ) (3)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   ) (4)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   )(   ) (5)冬天,从室外进入室内时,眼镜变模糊(   )(   )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液化 放热 液化 放热 点击至考点清单 (6)加在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   ) (7)从冰箱刚取出的冰棒包装上出现白霜(   )(   ) (8)往皮肤上涂花露水会感到凉爽(   )(   ) (9)用舌头舔从冰箱里拿出的雪糕时,舌头常会被“粘”住(   )(   ) (10)紫色碘蒸气变成黑色颗粒(   )(   ) 熔化 吸热 凝华 放热 汽化 吸热 凝固 放热 凝华 放热 二、温度—时间图像的理解 例2 (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例2题图 C  例3 如图所示为小雪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例3题图 99  不变 吸收 增大 实验突破--科学探究素养提升 实 验 1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2016.19)  命 题 点 命 题 点 命 题 点 命 题 点 【设计与进行实验】 1. 实验主要器材及其作用 (1)测量工具[温度计、秒(停)表] (2)温度计的原理、使用及读数[2016.19(2)] (3)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4)器材组装顺序(按自下而上的顺序,先依据酒精灯的位置自下而上确定各器材高低)[2016.19(1)] 2.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 (1)选用较小的固体颗粒(①固体小颗粒更易受热均匀;②温度计玻璃泡能与小颗粒更充分接触,测得温度更准确) (2)水浴法加热的优点(①被加热物质受热均匀;②固体物质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烧杯中水量的要求(能够浸没试管中装有的固体即可) (4)试管插入水中的位置要求(不能接触烧杯底、侧壁) 3. 实验表格设计及数据记录温度持续升高. 【分析数据和现象,总结结论】 4. 根据实验数据描绘温度—时间图像 5. 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判断熔点、熔化时间、晶体与非晶体、物质的状态等[2016.19(3)] 6. 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总结晶体熔化特点 【交流与反思】 7. 熔化过程中物质内能的变化(由于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内能逐渐增大) 8. 烧杯口处“白气”或烧杯外壁水珠的成因(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9. 不考虑热量损失,加热不同时间吸收热量的判断(相同时间段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10. 比热容的相关分析 (1)熔化前后图线倾斜程度不同的原因(熔化前后物质的状态不同,比热容不同) (2)熔化前后比热容大小比较(依据是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量小的比热容大) 11. 冰熔化后继续对烧杯加热,试管内水不会沸腾的原因(没有温度差,不能继续吸收热量) 实验结论: (1)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2)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持续升高. 例1 如图所示甲图是小明探究“冰的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丙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 (1)安装甲图装置时,应先确定__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 全国视野分层练 例1题图 基础训练 A (2)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取示数时正确的视线位置是________(选填“A”“B” 或“C”),示数为________℃. (3)甲图装置不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而是把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 ________,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数据. 热胀冷缩 B  -4 受热均匀 慢 (4)根据丙图可知: ①冰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冰的熔点是________℃,加热到第6 min时物质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②冰的熔化过程是________段(用图中字母表示),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