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评估操作手册2023.pptx
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评估
操作手册(2023版)
主讲者:年月日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评估操作手册
(2023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
国家中医药局
2023年8月
—3—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组织编写了《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评估操作手册(2023版)》(以下简称《操作手册》)。
一、编写过程
(一)确定指标条目。全面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国内近年来相关政策,总结患者就医体验影响因素,分析其方法及经验,明确评估指标的政策依据。充分考虑区域经济、人口、医疗资源分布和医院等级情况,确定了诊前、门诊、急诊急救、住院、诊后和全程6个维度27项指标。
(二)界定评估范围。评估对象主要是经各省(区、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登记执业的二、三级医院(其他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参照执行)。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其他部门、行业所属或者管理的三级医院,大学附属三级医院,均参加属地评估。
(三)明确指标释义。以国家政策为依据对各项指标定义及要求作出说明,明确评估指标的政策依据、定义、目标和考核细则等内容,最终形成《操作手册》。
’依据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划分医院级别。由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按地方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来统一规划确定。(参阅:《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989年11月29日发布)
前言
—4—
二、主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采集评估所涉及的27个指标数据,《操作手册》对每个指标都进行了全面的释义,主要包括指标属性、计量单位、指标定义、计算方法(或佐证材料)、指标说明、指标意义、指标导向、数据来源、指标解释等内容。
相关资料和数据优先采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官方渠道的有关信息。不能获取的,由医院通过系统报送。《操作手册》将评估涉及的数据拆分为最小数据单元,在数据来源上充分协调了有关单位,并对已有数据进行清洗和迁移。数据来源包括:一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已采集的数据;二是省级卫生健康委已采集的数据;三是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已采集的数据;四是由医院填报。除特殊说明外,定量指标所需数据为评估年度1月1日-12月31日的数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登录数据平台需各医疗机构完成实名认证,使用数字证书进行系统登录及相关操作。
—5—
维度
指标
诊前
1.门诊患者预约诊疗率
2.门诊号源下放比例
3.是否提供预就诊服务
4.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
门诊
5.门诊患者预约到院后平均等待时间
6.门诊提供MDT服务的病种数
7.是否设置新型门诊(麻醉、疼痛、药学等)服
务^
8.是否开展“先诊疗、后付费”
急诊急救
9.120呼叫反应时间
10.院前医疗急救3分钟出车率
11.是否设置急诊急救五大中心◆
12.急诊留观患者平均滞留时间
住院
13.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
14.临床路径入径率和出径率
15.中医医院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
16.分娩镇痛率*
17.是否建立“一站式”入出院服务中心
18.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的病区占比
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评估指标(试行)
—6—
19.出院患者当日结算率
诊后
20.下转患者人次数(门急诊、住院)
21.出院患者随访比例
22.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的病区占比
全程
23.是否提供“互联网+护理服务”
24.是否提供加速康复外科服务*
25.智慧医院建设分级
26.是否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27.是否建成残疾人友好医疗机构
注:标注^的指标适用于三级医院和医联体内牵头医院。
标注”的指标适用于设置产科的医疗机构。
—7—
一、诊前相关指标
1.门诊患者预约诊疗率
【指标属性】定量指标。
【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
评估年度二级以上医院门诊患者预约诊疗人次数占总诊疗
人次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
门诊患者预约诊疗率=预约诊疗人次数/总诊疗人次数×
100%
【指标说明】
(1)分子:预约诊疗人次数指某地区门诊患者采用网上、电话、院内登记、双向转诊等各种方式成功预约诊疗人次之和(不含爽约)。同一门诊患者一次挂号就诊,进行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治疗中的一项或多项,按1人统计。
(2)分母:本评估年度总诊疗人次数是指门诊患者人次数,仅以门诊挂号数统计。
【指标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