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12203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19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课程设计论文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
目 录
前言
一 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结构特点
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
二 工艺规程的设计
确定生产类型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基准的选择
各表面和孔加工方法的确定
工序安排的原则
工序集中和分散的考虑
加工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不同方案的分析比较
加工余量。切削用量,工时定额的确定
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三夹具的设计
设计思想与设计方案的比较
定位分析与定位误差的计算
对刀及导引装置的设计
夹紧机构的设计与夹紧力的计算
夹具操作动作说明
四设计体会
五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了一次知识的全面的梳理和贯通,同时这个也是在毕业设计之前对于我们所学课程一次全面的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践的训练,因此这次课程设计在学习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今后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通过设计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导
一.零件的分析
零件的作用
内阶梯套很少情况下单独使用,一般都与其他零件相配合,如法兰盘,内阶梯套上的孔通常用来定位,根据这个零件可以设计一个夹具,进行零件的大批量的加工从而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孔的直径为8公差要求为H8,要求比较高,因为是用轴套直接进行打孔,要考虑到钻孔镗孔铰孔等多道工艺的加工。
零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是比较规则的圆柱形棒料零件,形状较规则,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要求较高,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在该零件上打一个孔,并且整个零件长度为42,在设计专用的钻套类夹具的时候,要根据孔的大小,确定快换钻套的大小,并且根据快换钻套的大小来确定衬套的的尺寸,因为两者的间隙较小,根据零件的孔的尺寸8,确定衬套的大小,由于零件的长度42直接用车刀加工不太方便,更具三爪卡盘的行程,必须夹住足够的长度,因此可以选用毛坯的长度稍长一些,加工之后直接用割刀进行切割,然后放的余量读一些,直接进行加工到零件应该达到的尺寸,在棒料上打的两个孔的尺寸要求相差不大,应该先加工左端的直径为28的孔,然后调头夹住打完孔的一段直接打25的孔,由于大端的孔已经加工完成,因此在进行打孔的时候应该完全贯通的,两个孔的公差要求都是H7的,公差的要求较高。
由于该材料是棒料,必须保证棒料在热处理加工的时候不能有松动,有砂眼,内部奥氏体不均匀等缺陷,以保证零件的强度,硬度,刚度在外力的作用下,不能发生意外事故。
(三)零件的结构特点:
由于长度是42,宽度60,从零件的主视图来看是个长方形,孔的尺寸是8,孔上必须装上快换钻套,和衬套,并要使压板保持一定的刚度。
(四)关键表面的技术要求分析
毛坯的材料是棒料因此在加工的工程中,对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有一定的要求,内孔由于必须要与专门的夹具体的轴形成一定的配合关系,因此必须保证其粗糙度要小于外表面,在形成配合的过程中是一种的间隙配合,零件是大批量的生产,生产时要快速装夹,并且快速拆卸,因此这样的一种生产要求对于内孔的表面粗糙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外表面的粗糙度是用车刀车出来的,外表面的粗糙度是3.2,直接采用粗车和半精车就可以使精度达到6.3-3.2这个精度级别,而这种方法是适合于除淬火钢之外的所有的各种金属,在车床上直接装夹进行车削,简单易行,效率提高了。
二.工艺规程设计
确定生产类型
由于所生产的零件是内阶梯套,材料是HT200,可知是铸造出来的,在铸造的过程中一般采用砂型铸造,况且砂型铸造简单易行,原材料易得等优点被广泛的采用在形状比较简单的零件中,可以进行大批量的加工。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毛坯的选择:由于采用的材料是HT200,可以看出是铸件,由于前面的工艺分析可知不能铸造的完全接近尺寸,必须铸造的比较长,用割刀进行切割的形式进行加工,毛坯的选择可以是75X100
毛坯图的说明:由于尺寸比较长可以先进行加工一下端面,把左端面加工出来,并且在左端面上打孔,加工左端面的孔至尺寸掉头夹住左端,采用一夹一顶的方式用割刀隔断工件,并且留出一定的余量,方便车出剩余的部分。
基准的选择
根据零件图纸和零件的使用情况分析,知长度42的长度要求的不超过20丝,公差是±0.10,精度要求比较高,以此必须采用正确的定位才能保证,故对于基准的选这应该给予分析
粗基准的选择:按照粗基准的选择要求,为保证不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的位置要求,应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此处应该直接选择右端为第一毛基准,在加工28的孔时应保证孔壁均匀,里面的粗糙度达到1.6的要求。
精基准的选
显示全部